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大众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国际商学院“爱在黔方”实践队在校团委和院团委的指导下,深入挖掘广东以及实践地贵州黎平的红色教育资源,于8月5日至15日为贵州黎平青少年开展了以红色教育为重点内容的“云支教”活动,课程内容涵盖党史教育、红色故事、黎平英雄、广东英雄等重要内容,旨在通过系列的课程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一颗颗红色的种子,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党史教育,传承中国精神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史学习教育是今夏开展社会实践与云支教的重点,早在6月份,“爱在黔方”实践队支教组成员们便开始精心准备党史教育课。考虑到教学对象为小学高年级学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因此,支教组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视频学习、师生互动、党史小故事分享等形式开展教学,以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了解党史。
8月6日下午,黎平的小朋友们迎来了本次云支教的第一节红色教育课——党史教育课。本次课堂由“爱在黔方”实践队成员李梓力担当主讲老师,他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为贵州省黎平县地扪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党史课堂。课堂通过“当代新青年为什么要学党史?”这一问题切入,引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思考与回应。随后,主讲老师通过一个由中国共青团录制的短视频《七分钟中国近现代史混剪》,与学生们共同简单回顾了共产党的历史并选择了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接着,选取了中共一大期间曲折历程的故事、中共长征期间摸索前进的故事进行深入讲解,为学生形象地展现以伟大的建党精神、长征精神等组成的中国精神以及革命英雄的英勇形象。最后,李梓力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建设成就”这一话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党与中国的未来,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升华对党的认识。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是以绘画的形式“画出心目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近现代建设取得的成就代表群体”。在学生们的画中,“宇航员们遨游太空”的画面被精心描绘出来,这既体现出学生们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赞美,也体现出他们心中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主讲老师李梓力感触颇深,他认为,“爱在黔方”实践队设立本次课堂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传达一段历史记忆,而是更想为学生们播下一颗使命与信念的火种,培养他们的历史视野,增加他们的党史储备,培养小朋友们崇尚、尊重、捍卫、学习英雄的正确价值观,让小朋友们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党、与国家、与社会主义息息相关,做到用历史的思维理解当下。
红色故事,传唱英雄事迹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中不乏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红色教育课程的第二课是红色故事课,本次课堂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以及感人的英雄故事开展,8月7日下午,主讲老师杨晓蕾带领学生们回顾了扣人心弦的战争故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课堂伊始,杨晓蕾以国漫《那年那兔那些事》的一段视频引入,同时借助片段中动物角色的故事向学生们抛出了本次课的主题——抗美援朝期间的红色故事。
主讲老师首先向学生们简单介绍了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以及其爆发的前因后果。在讲解了抗美援朝的必要性之后,杨晓蕾以邱少云的生平以及革命壮举的故事为主,以其他革命故事为辅,通过革命英雄的革命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并领会其中的革命精神,促进学生们对英雄的崇尚、尊敬、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发言环节,学生们纷纷表示,正是有了英勇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为中国开辟出一条新道路,才有如今强大又安宁的新中国。
主讲老师杨晓蕾表示,红色故事课设立的初衷,是想通过生动感人的红色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并学习主人翁身上的革命精神。“视纪律重于生命”、“集体利益重于一切”以及“顽强的革命意识”,是学生们可以从先辈身上学习到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将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散发敬意的光芒。
红色黎平,代代相传
8月10日下午,时隔三日,学生们重新回到了红色课堂的学习当中。本次“黎平英雄人物”课堂由“爱在黔方”实践队成员曾素彤担任主讲老师,她详略得当又不乏风趣地向黎平的小朋友们介绍了黎平当地由古至今的英雄人物。
课堂通过“为什么要主动学习和了解英雄?”这一问题引入,鼓励了学生们积极地讨论与回应;随后,曾素彤老师列举出黄飞鸾、吴显武等黎平古代与近现代英雄人物的名字与图片,通过“选择查看英雄的生平事迹”的互动方式勾起学生们对黎平英雄人物生平故事的兴趣;最后,素彤老师带领学生们把目光聚集在现当下黎平抗疫英雄人物的身上,引导学生思考近英雄人物共同点,鼓励学生学习其优秀品质。素彤老师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了不同时代中黎平的英雄人物,通过介绍他们所展现出的红色精神,让学生们更真切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变化,黎平红色精神是如何代代相传、是怎样做到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
在课堂的最后,曾素彤老师通过对课上所讲解的知识的有奖问答,既积极鼓励了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又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达到了让学生铭记英雄、感恩英雄的目的。
“东纵精神”,不曾退却
8月12日下午,“广东英雄人物”课堂如约而至。主讲老师黄岚由广东的地理风貌、广东由古至今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引入主题,讲述了华南地区英雄人物的红色故事。回顾广东的革命抗战历史,英雄之辈层出不穷,孙中山、叶剑英、曾生......黄岚老师通过对广东革命战士的简单介绍,继而引出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来进行介绍。学生也从中了解到了在华南地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这一有力的武装力量,使同学们对这一时期的党史以及相关红色精神的产生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课堂的最后,黄岚老师就“东纵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作出总结,并向学生介绍了新时代广东的英雄人物——抗议英雄钟南山院士与张忠德先生。在广东积极抗疫的表现中可以窥探得,“东纵精神”中不畏艰难抗击入侵的敌人的精神得以传承。课后,黄岚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以任意表现方式介绍自己认识的英雄人物,并说明为什么会选择介绍这位英雄人物。这对学生自发了解并学习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有所帮助。
黎平会议,精神永存
8月13日下午,红色课堂的最后一课准时开讲。本堂课的主讲老师唐诗怡为学生介绍了贵州黎平的红色资源。首先,她播放了一段视频来引入今天课程的主题——黎平会议;随后,她介绍了黎平会议发生的背景、内容及其重要性,引出贵州黎平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黎平会议纪念馆。通过精彩的视频和清晰的图片,她带领着学生“云参观”纪念馆,就黎平会议会址、黎平古城翘街两地,介绍了与其相关的历史和红色故事,同时结合脱贫攻坚话题,介绍了黎平是如何盘活红色景点、以旅游助推脱贫。最后,诗怡老师鼓励学生用画笔描绘或文字描写出大家心中黎平的标志。
课后,诗怡老师总结了黎平会议的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黎平红色资源。而课堂上诗怡老师对黎平红色资源的介绍,让学生对当地资源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激发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怀,给学生的心中埋下了“为家乡助力、建设更美黎平”的种子。
学无止境,“黔”方再见
截止至8月13日,“爱在黔方”实践队成员所开设的课程已全部圆满结束,红色课程作为跨时最长学时最长的系列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既圆满达成教学目的,也获得了小朋友们的欢迎与支持。虽然本次红色课程已完成,但是宣扬红色精神,修炼红色品质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经过本次暑假实践活动,能让黎平的小朋友们的心愈发向党爱国是对“爱在黔方”实践队成员来说最好的礼物。明年今朝,“爱在黔方”实践队伍必定会带着新的容貌,飞“粤”崇山峻岭,与黎平的小朋友们在“黔”方再度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