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院熠启云实践服务队顺利举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委员会|作者:熠启云实践服务队|编辑:杨柳青
3207

8月1日,在化州市平定中学的支持下,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熠启云实践服务队举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盛夏七月,“熠启”与平定中学相约云端

7月26日,在化州市平定中学的支持下,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熠启云实践服务队举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营仪式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举行。上午9时,服务队全体队员与平定中学的三十余名学生参与了本次开营仪式。活动伊始,队员吴心怡向平定中学的学生展示了服务队的概况,让平定中学的学生对其有了初步认识。紧接着,队员吴心怡对本次活动中即将开展的课程活动以及奖励机制进行了介绍,在听完一系列介绍后,学生们对于丰富而充实的课程活动安排表示期待。随后,队员们分别进行自我介绍并发表寄语,学生们对队伍成员有了初步的印象,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熠启云实践服务队的了解。最后,队员与学生们进行了“听歌识曲”等小游戏,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开营仪式圆满结束,学生与队员也紧张有序地投入了正式的课程学习。

走进党史故事,重温红色经典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为了引导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队开展了“重温红色经典”系列课程,通过电影配音和红色地标等趣味形式,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党史学习,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砥砺品格,立足当下,奋进未来。

打卡红色地标,重温革命精神

《地标上的党史》以广州市的红色基地为线索,向同学们讲述红色基地的历史故事,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领悟党经历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课程开篇,队员吴舒雯展示广州红色基地的地图,通过广州公社旧址、国民党一大旧址和黄埔军校三个地标带领同学们走进红色故事。在讲解的过程中,主讲人还采用串讲的方式,通过历史背景将三个地标关联起来,使得课堂内容更加连贯。随后播放广州起义的视频片段,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广州起义的过程,领会革命烈士的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精神。同时,主讲人通过讲述熊雄在黄埔军校凭借坚定的原则立场和高超的斗争艺术和蒋介石斗智斗勇的故事,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黄埔精神背后的深层含义。最后,主讲人基于河南抗洪中群众和官兵英勇抗洪的图片,进一步讲述了爱国爱民、团结合作的精神,并向同学们表达出继承优秀革命精神,争做时代新青年的愿望。

“声”临红色之境,传播红色基因

课堂伊始,队员谭倩怡以介绍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红色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并借助提问、通过照片展示的方式与同学们共同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一张张充满年代特色的图片激发着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本节课堂在简要介绍了红色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七个故事篇章后,播放了第二个故事《相遇》的高潮片段。主讲人简单地剖析了片段中的人物情感后,同学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配音环节中来。课堂的配音实践,使学生们与《相遇》中的科研工作者高远这个角色共情,能够在人物的一呼一吸之间感受着他细腻的情感变化。本课堂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配音,融入到了红色历史与精神的讲解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是为同学们了解红色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即从小人物的故事和内心情感出发,用心地体会和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

结合当地实际,追寻历史足迹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党在建设发展中逐步铸就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各地都有保留、传播。为了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学习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服务队的成员们结合茂名市的实际情况,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制成了茂名红色文化旅游路线海报。队员们鼓励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也能够亲身感悟革命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认同感,自觉传承革命先烈的宝贵精神和优良品质,最终提升精神高度,扩大历史胸襟。

知青春,护健康,敞心扉

线上距离虽遥远,身心健康尤关切。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服务队开设了防疫分享会、性健康教育、师生成长交流会等系列特色课程,并设立了用于解答学生们疑问的“解忧杂货店”,与学生们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交流。

系列一:疫情防控,心不可怠

在党和政府的科学领导下,全民族抗疫战取得了重大胜利,但近来广州和南京涉外疫情的爆发表明战“疫”形势仍然严峻。为了加强学生对疫情的了解,让同学们的防护之心不松懈,队员方丽兼从新冠病毒、防疫措施和新冠疫苗三大方面介绍了疫情知识。课程开篇,主讲人基于不同形状,介绍了病毒的分类,以冠状病毒为切入点,以SARS病毒(非典)为例介绍动物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过程,告诫同学们不应出于迷信、炫耀、猎奇等心理等吃野味、接触野生动物。随后,主讲人介绍了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并重点讲述了它的临床表现以及它与普通感冒、流感的区别。此外,主讲人还实时追踪疫情,针对病毒变异中的“强者”——德尔塔病毒,着重介绍了它对全球疫情的影响、其针对性防疫措施和我国在疫苗方面的成就,使同学们明白疫情也在不断地变化,在疫情未完全结束之前仍要保持警惕、积极抗疫,共同筑起抗疫长城。课程最后,主讲人播放视频《众志成城抗疫》,当同学们了解到我国抗疫伊始反应之快、动员能力之强、其背后是无数逆行者的付出时,纷纷在评论区竖起大拇指,表达对抗疫人员的支持与敬佩。

系列二:识人之“性”,拥抱青春

作为青少年相对敏感的话题,性教育在现实生活中“避而少谈”,而初中生的身心发育迅速、性意识萌芽等特点使得其对性知识存在好奇与疑惑,因此,开设一门简单通俗的性教育课程十分必要。线上课堂打破了线下性教育可能存在的“尴尬”局面,隔着屏幕,熠启服务队的师生间就性知识进行了更轻松自由的交流。队员谢超婷将幽默有趣的“表情包”融入课堂中,以减少同学们尴尬的心理,使同学们学会正确看待性知识、了解性教育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课程最后,同学们在青春期情景小故事中与主讲人积极互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真正成为青春期的小主人。

系列三:何以“解忧”,唯有畅谈

为了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同学们保持健康舒畅的心态,服务队设置了特别栏目“解忧杂货店”。该项目以“熠启信箱”的形式,通过问卷星收集来自学生的“我的学习”“我的心事”“我的生活日常”等方面的疑惑与想法,并由队员逐一回复。截至今日,信箱已收集到学生们关于人际关系、学科学习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不同主题的来信,并及时给出了详细的回复以及建议。根据“熠启信箱”中所反映的问题与烦恼,队伍还举办了以“我们熠启大声说”为主题的经验分享会。分享会中,队员吴心怡以与学生间的互动为开端,询问学生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与困难,学生随后在评论区自由发言。紧接着,分享会从“成长”和“学习”两个角度出发,邀请了多名队员进行相关经验的分享。最后,分享会在师生自由讨论的互动中圆满结束。

拓宽外语视野,体验多元文化

7月26日下午,服务队以线上教学的形式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语言文化万花筒系列课程。队员们采用新颖的展现方式,结合中西优秀文化进行英语知识的教学,让同学们在趣味课堂中开阔视野,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课程一:探险家之旅

《探险家之旅》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目的而开展的探险系列专题课程。队员吴舒雯在课堂中以“珠宝失窃案”为线索,引导学生用英语简单描述嫌疑人的外貌特征,穿插英语听力环节,带领学生根据录音中的对“珠宝盗贼”的外貌描述开展逻辑推理,从而确定盗贼的身份。学生在这场有趣的探险之旅中,展现了较高的课堂积极性。课程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在探险推理的过程中巩固人物外貌描写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表达,提高英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此外,课程通过将主观猜测与事实真相进行对比,向学生传达了谨言慎行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课程二:中西植物意象对比

《中西植物意象对比》以开阔视野,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为目的,队员邱晓珊通过对比中西植物意象的内涵,在讲解的同时加入了与植物有关的希腊神话、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西方国家风俗趣事,从中西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角度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学生亦表现出对课堂内容的浓厚兴趣,积极探索中外文化差异,在课堂中培养文化包容的观念。

系列三:英语电影与文化之旅

课程以《驯龙高手》这部电影为中心展开,队员吴心怡以人物档案的形式带领学生回顾了电影中的主要角色与大致情节,从地理、历史因素、神话与信仰等方面对“维京人”这一概念进行讲解,并从人物的成长,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大背景三个层面,依次赏析其反映的电影的思想内涵。服务队外国语言文化模块负责人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努力传播优秀中外文化。

体验日韩文化,一览异国风情

7月26日至8月1日期间,服务队面向平定中学学生开展了日韩语言文化系列课程。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风俗人情、语言文化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日韩两国,通过云端课堂“走出国门”,感受世界文化的多彩。

课程一:日本文化与“霓虹”语

课程《日本文化与“霓虹”语》紧抓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心,以衣食住行等多元视角为线索介绍日本人的“和式生活”,带领学生在课堂中增长见识,开拓国际文化视野。课堂上,队员周宛姗利用日本动漫及其相关话题进行导入,逐步引导学生尝试从动漫中发掘日本文化,并从和服、日本料理、和式住宅和轨道交通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队员也适当补充了对日本礼仪的介绍,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此外,课堂还根据所设置的(衣食住行等)不同情境穿插了常用日语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对日语的基本印象、实现日语初入门,同学们亦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大胆开口模仿朗读,学习日语的趣味使学生们乐在其中。

课程二:韩国文化与韩语

本次课堂主要分为韩国文化及韩语入门两个板块,以韩国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主要线索,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介绍韩国文化的同时,提高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课堂伊始,队员谭倩怡向同学们展示了韩国旅游景点的精彩图片,引入课堂主题。在课堂的前半部分,同学们通过主讲人的讲解了解到韩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国旗样式及其寓意等信息。其中,将韩国国旗的样式与中国的八卦图相比较,同学们了解到韩国国旗设计的元素实则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课堂的后半部分,主讲人向同学们介绍了韩语拼读的规则,同学们跃跃欲试,主动拼读出屏幕上的韩语词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大多能够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认识和了解韩国的文化,揭开韩国文字的神秘面纱。

欣赏自然之美,敬畏自然之力

7月30日,服务队面向平定中学学生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探索自然地理系列课程。队员们依托线上课堂,结合自身专业特色,通过展示各种奇异自然地理景观以及自然灾害的巨大威力,带领同学们感知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课程一:自然之美——千般地貌万般形,山水画卷展风情

山川巨变,沧海桑田,大自然总展现出鬼斧神工般的造化。《奇异地貌鉴赏》课程在一幅幅壮美的山水画卷中解析大自然的神秘创造力。课堂伊始,队员高婷首先通过向同学们分享研学考察过程中拍下的波浪谷风光,引导同学们思考波浪谷的景观特征与形成原因,激发同学们对奇异地貌的好奇心。紧接着,主讲人向同学们讲解了基本的地形地貌单元。同学们积极地与主讲人互动,回答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地形单元,对地形地貌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地貌景观形成了一定的区域认知。在了解了基本的地貌以及塑造地貌的基本作用后,同学们开始了地貌鉴赏之旅。鉴赏过程中,队员高婷通过展示图文视频等资料,带领着同学们从靖边波浪谷到美国科罗拉多纪念碑谷,从阿诗玛峰到桂林山水,追溯亿万年前的历史,在一个个神秘故事中触摸岩石的温度,从神话传说中感受撒尼族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航拍视频中欣赏喀斯特峰林的灵秀独特。

课程二:自然之力——自然灾害之地震

7月30日上午,队员方丽兼首先播放全球最震撼的地震视频合集作为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对于地震现象如何产生、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思考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主讲人以地震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进行探索,从地震产生的根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出发,由浅入深地展开对地震产生机制、分类、震级与烈度、地震波与地震带的学习,并通过播放地震震级与烈度的科普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地震震级与烈度之间能量大小的悬殊比较。此外,还向学生普及了有效的避震措施并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节课中,同学们认识到地震等自然灾害虽然对于人类的破坏是巨大的,但人类依然可以通过科学的预测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一课程也鼓励学生去认识地震等自然灾害并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形成敬畏自然而非害怕自然的心理,培养“保护大自然是在保护人类自身”的人地观念。

赏民俗传统,看人口变化

7月26日至8月1日,服务队面向平定中学学生开展了人文地理系列课程。队员们采用“回望历史”与“关注当下”两个角度,通过对茂名当地的优秀民俗文化与中国最新人口情况的介绍,深化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提升同学们的家国情怀。

课程一:感悟传统民俗,走近非遗文化

茂名市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特色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冼夫人文化为核心的祭祀文化——年例就是茂名市的特色民俗之一,入选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高州木偶戏也在2006年成功被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年例的发展愈显强劲,并成为茂名的一张有力名片;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木偶戏的传承却日渐陷入困境。《民俗文化》课程带领同学们从自身成长经历出发,走近茂名市非遗文化,认识民俗的传承现状。课堂伊始,主讲人开门见山,询问同学们如何理解民俗文化,同学们对此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主讲人提及年例由于疫情防控要求而两年无法举办时,同学们对此纷纷表示遗憾,却又忍不住兴奋地分享他们眼中的年例的“价值”,细数年例时可以拿红包、吃年例、游灯等乐趣,回忆起种种大家聚在一起的热闹场景。而当看到木偶戏艺人演戏无人观赏的孤独背影、听到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无助呐喊时,同学们深受触动,陷入了沉默的思考。最后,课程在师生共同对各种有趣民俗的追寻中结束了,学生们对非遗民俗传承问题的思考却还未终止,许多同学在日记中也分享了自己关于民俗传承的想法。

课程二:解析人口数据,提升家国观念

2020年5月,备受期待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公布。人口普查是国家大事,人口数据关系国计民生。为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了解家乡变化,队员谢超婷借助最新公布的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人文地理的独特视角带同学们解析中国与茂名市的人口特点。主讲人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人口普查的概念,解释了人口普查区别于其他人口调查的原因。接着再从人口的结构、数量、分布三个方面,带领同学们探讨中国人口特点的变化。了解完中国的人口特点后,队员谢超婷转换视角,请同学们以本地人的身份来介绍茂名市的人口情况。在师生自由地对话与互动过程中,学生了解了茂名市的人口数量、分布、少数民族成分以及特殊姓氏文化,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的了解。

从小家到大家,“熠启”带你进一步了解家与国

7月26日至8月1日期间,服务队面向平定中学学生以线上教学的形式开展了以“从小家到大家,‘熠启’带你进一步了解家与国”为主题的地理系列课程。

课程一:小家——拨开云雾见平定

作为一个镇级行政区,平定镇的发展其实并不缓慢。但正所谓“当局者迷”,生活在平定镇的同学,也许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平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镇。为了改变同学们对家乡的刻板认知,并让大家对家乡形成系统性认识、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作为平定当地人的队员杨晓婷开设了“拨开云雾见平定”这一课程。在该课程中,队员杨晓婷分别从平定概况、旅游资源、区域名片以及投资建设、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平定进行介绍。授课过程中,队员杨晓婷通过播放视频、提问、与同学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全面地向同学们展示平定镇。通过这一节课,同学们大多对家乡平定形成了整体的、全新的认知,同时也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

课程二:大家——中国“大小名”的那些事儿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的省名和简称的确定都是基于该省份的历史文化、地理风貌等因素,其背后无不浓缩了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各省份的了解、体验各地区的风土人情,队员方丽兼开设了以中国34个省份的省名和简称的由来为主题的课程。课堂伊始,队员方丽兼通过视频展示了中国34个省份的独特风光,让学生领略壮丽祖国的大好风光,随后追本溯源,介绍中国“省份”的由来——元朝的行省制度,让同学们从历史的角度整体地认识中国的省份。而后,主讲人讲述了中国省份名和简称的命名法则,为接下来分地区认识中国省份“大小名”的教学环节做铺垫。在第一课时中,主讲人介绍了直辖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和华东地区各省份的“大小名”。在第二课时中,主讲人介绍了华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各省份的“大小名”,引导学生从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去理解,加强了学生对中国区域的印象,减少了地理抽象感。同时,主讲人“以小见大”,通过回顾第一次授课留的小问题“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同学们能够从自己的“小小名字”联系到省份的“大大名字”,加强课堂记忆。

激发自我潜能,提升实践能力

7月31日下午,服务队面向平定中学的学生开设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趣味实践系列课程。队员们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在妙趣横生的课堂中激发自我潜能,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课程一:趣味折纸和拼贴画

折纸课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队员邱晓珊在课堂开始时创设情境,引入小青蛙“呱呱”的故事并鼓励同学们通过折纸为小青蛙“呱呱”保留春天的美。随后课堂进行了“折纸猜猜乐”的游戏,帮助同学们了解玫瑰花、樱花、青蛙和蝴蝶的实物特点,并从中概括出折纸成品应该具有的形态特点。在实践环节,主讲人通过视频和PPT演示玫瑰花、樱花、小青蛙、蝴蝶的折法,同时打开手机直播实时操作,分步骤进行示范,讲解折纸时的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学习整个折纸过程。最后,同学们把折纸的成果自由创作成拼贴画,并用彩色笔在其中绘制、增添其他元素,完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作。

课程二:简笔人物生趣

当天下午,队员张小梅为学生带来了一节绘画实践课。主讲人首先以有趣的卡通形象“太乙真人”导入课堂,并就此提出问题,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角——“哪吒”,以熟悉亲近的卡通人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该门课程由哪吒形象的简单版到升级版依次进行,总体上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实践环节开始,主讲人通过一组简笔画强调临摹的技法后,带领学生小试牛刀。随后,课堂进入对哪吒的具体临摹,共分为八个步骤,每一步骤均有临摹示范与图片参考,旨在帮助学生明晰具体的绘画步骤与临摹技法,从而有方向性地画出自己的绘画作品。紧接着,主讲人带领学生赏析了更高难度的简笔画,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对其进行临摹学习。最后,主讲人从两方面进行绘画技法总结。

课程三:运动与拉伸

在课堂正式开始前,队员谭倩怡首先向学生强调了课堂的注意事项,以免意外的发生。随后的三十分钟内,主讲人与学生伴随着极富节奏感的音乐,一起进行身体各部分的拉伸。在课堂的最后,主讲人就在学生中常见的脊柱侧弯、驼背等问题提出了建议,鼓励同学们日常积极进行拉伸活动、维持健康的体态。相信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能够在拉伸方法和运动方面有所收获。

在短短七天里熠启云实践服务队一共呈现了语言文化万花筒、探索地理奥秘、追溯百年党史、健康教育、艺体素养五大核心板块课程,学生们也敞开心扉,用饱满的精神投入课程中,收获了知识和友情,熠启夏令营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