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革命记忆,传承红色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夏乡红瑶”实践队走访革命烈士后代,慰问退伍军人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杨柳青
2028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乡红瑶”实践队线下对接成员于7月30日下午来到广东省连州市三水瑶乡新八村的红军烈士故居,线上联系队伍其余成员,共同开展“走访革命烈士后代,慰问退伍军人”主题云访谈活动。

实践队伍首先对烈士故居进行了云参观,随后对革命烈士后代黄万凤奶奶和退伍军人邝雄林爷爷进行了云访谈,倾听老人讲述他们经历的感人事迹。两位老人为大家展示了在建党百年所荣获的“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并对成员们的到来表示欢迎。黄万凤奶奶是黄亚榜烈士的女儿,在其父英勇牺牲时年仅五岁,在黄奶奶的印象里,父亲黄亚榜待人友善,乐于助人。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后由奶奶抚养长大,九岁才接受教育,之后一直从事农业生产。1965年黄万凤奶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被问及为何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奶奶自豪地说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我是由共产党养大的!”邝雄林爷爷1956年参军,参军时期跟随部队四处奔波,三年期满后转业担任小学老师,后担任村大队治保主任。黄万凤奶奶和邝雄林爷爷都是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虽高龄但他们仍然积极地参加党日活动和党员大会。访谈最后,黄万凤奶奶对年轻人提出了寄语:“希望你们年轻一代好好学习,认真工作,传承党的精神,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听完两位老人的追忆和讲述,感受着他们的革命热情和爱国情怀,实践队队员们倍感鼓舞。团队成员杨桂越认为:“这次’云访谈’是一场’云交流、云学习、云感动’。两位老人有着不一样经历,但是有着共同的信仰,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出生,但是有着同一个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从两位老人坚定的目光、和蔼的语气和亲切的姿态可以看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执着与坚守。吾辈应自强,坚定理想信念,做有信仰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