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与星星作伴

2014-09-07 14:42:07
华师藏宝图

外观银亮的天文圆顶,内观湛蓝如无云的天空,天文望远镜威武地驻扎圆顶内的中心地带,像一架白色的高射炮,通过天窗直指天空,气势逼人。什么?你以为这是在都教授的家里?那你就错了,如此“酷炫”的天文望远镜就藏在华师地科院顶楼的天文台里!这台瓷白色的RT-II型折射式天文望远镜,体积和口径比都教授家里的那台大得多。 

  白天观察太阳黑子,晚上看月海 
  华师天文台建于1983年,1985年开始投入使用。天文台的圆顶主要由底盘、拱梁、天窗、片梁、传动和电控六部分组成。圆顶和墙壁的接合部装置了机械旋转系统,观测天体时,操作者按下遥控按钮,天窗便会嘶嘶缓慢拉开,天文观测研究十分方便。 
  满天都是星星,天文望远镜的物理结构决定了镜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此难题在自动寻星GPS面前变得轻而易举。从圆顶内把连着数据线的定位器从天窗甩出去,在天文望远镜底座设置需要寻找的天体,剩下的工作就只是从镜头观看天体。 
  根据负责管理天文台的老师范小平介绍,天文台主要是为学生课程开放,向学生科普知识。白天可以通过望远镜的折射聚焦,在投射板上观察太阳黑子。晴朗的夜晚主要以观测月球为主,环形山、月海,甚至连暗影也能清晰地观察到。 
  在晚上8、9点时,学生们就在天文望远镜旁边守着,可通过望远镜用肉眼直接观察月球的地形和运动。看到满月、上弦月、下弦月等不同形态时,他们可以把照相机直接安装在目镜上,记录下漂亮的月球形态。“以前天文台举行开放日,会在顶楼用投影播放些天文科普的视频,既缓解大家排队的急躁。也让大家对天文有更多的了解。”范小平介绍。 

  在天文台打地铺 
  “虽然月球是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天体,但是观测已知的天体仍能收获很多。”2005年9月,由30多个爱好天文的同学组成的天文小组正式成立,范小平带领着天文小组在天文台对月球进行频繁的观测。“8、9月份的晚上11点,小组成员会带着被铺上天文台,为观测和拍摄月球、木星、金星等比较亮的星体而留夜观察。”2007届成员吴智杰回忆,当时一个晚上一般两三个学生进行观测,每30到40分钟轮换一次,观测活动一直到凌晨4、5点。 
  谈及那一年的观星活动,吴智杰颇有感触:“虽然仰望星空很累,但让人学到了一种谦逊,对人的谦虚,对社会的谦逊,对社会的谦卑。” 
  今年年初,天文台已申报了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希望把地科院天文台扩展成学校天文学普及的教育基地。如果申报成功,天文台将会对外开放,在满足教学的前提下,更新管理机制,欢迎更多的中小学生和其他学院的学生们一起观测天体,科普天文知识。 
  对星星有兴趣的你,不妨也一起期待不久的未来,我们可以用望远镜寻找光年外的星星。

作者/通讯员:牛佳欣 黄颖思 | 来源:未知 | 编辑:华师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