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支教力促乡村振兴,华师益行队在路上

2021-08-04 09:44:13
二级单位动态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夏意正浓,蝉鸣嘒嘒,朗朗书声回荡在整个龙华小学。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在支教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少年中国说》。

7月20日到7月27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社益行队(下称“益行队”)到广东省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龙华小学展开三下乡支教活动,以志气修炼、文化振兴为支教目的,益行队精心设计“密织”红网、凝聚红心、早立鸿志的系列版块活动,以期为乡村振兴强基塑魂。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中说道:“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本次益行队的支教成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初心,勇担赋能乡村教育发展的使命,希望给乡村孩子们带来知识、爱心与陪伴,为龙华小学的学生们精心奉献了系列主题课程活动。本次支教队伍的8名成员(7位女教师和1位男教师)主要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师范)、学前教育等专业。各成员发挥专业所长,为当地乡村教育注入新思想、新思维、新活力。

村内村外兼收并蓄,用心守护真情陪伴

由于教育资源稀缺,龙华小学目前只设置了混龄班和一到四年级共5个班级,全校教师7人,学生68人。这就是龙华村小学教育的最大容量。村里的孩子们只能到镇上去读五六年级。基于此,益行队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力争为更多孩子带来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事实证明,下乡支教前在线上做好充分预案,对于我们顺利解决后来遇到的各种问题非常重要。

7月20日,支教组到达龙华村以后才发现,实际报名的学生数量一定程度上已经远超益行队先前制定的计划容量,甚至还有附近其他村落前来报名学习的孩子。原计划60名学生,现有81位学生报名,从附近村子来的孩子有18名。可见炎炎夏日也丝毫没有减弱龙华村孩子们参加暑期课程的热情。同时也说明,我们支教活动的影响力已经在龙华村的周边村、横石塘镇有一定的影响力。

益行队支教组第一时间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妥善安排,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之上修改和增补课程方案、核对学生名单,并根据年龄划分班级,遇到的所有相关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最终接收学生88名。应该说,这在所有下乡的支教中,算是支教学生数比较多的。

由于具备基本教学设备的教室只有三间,教室空间狭小和学生人数过多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支教组根据年龄、学习水平等不同因素综合将学生分成三个年级:一、二年级同属一个班级,三、四年级同属一个班级,五、六年级同属一个班级,每个班级人数在二十八人左右,同时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这样的班级分配方式,既方便教学与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又让不同年级的孩子相互接触、互相交流,帮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结成“帮扶对子”,在学习和活动中一同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在整个支教过程中,益行队支教组注重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孩子设置多样化的、适应其发展水平的三大主题课程,分别是:“隅乡情浓,榜样引领”、“发现自我,知行明理”、“艺体双行、筑梦益夏”。

各主题课程内容设计主要包括:(1)思想引领课程,如《寻找红色基因》、《红领巾,心向党》、《我为家乡做什么》、《致敬抗疫英雄》;(2)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课程,如《我是小小梦想家》、《做情绪的小主人》;(3)艺术与科学类课程,如《手语传情》、《趣味英语》、舞蹈课、《清远方言》、《纸上生花》、《光飞向哪里去》。

针对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和学习反馈,每位老师当日进行回顾、总结与反思。除了课内引导,课外关怀也是益行队支教组此行的着力点。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有不少学生前来向老师倾述生活、学习上的烦恼,乡村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支教组的重视。每位老师都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引导,倾情解囊,答疑解惑,用真爱与真心守护那些纯粹的心灵,确保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心真情与真爱,让他们度过一段快乐而又有收获的暑期生活。

盘活当地红色资源,有效激活红色基因

龙华村是由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定点帮扶的省定贫困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与浓厚的红色氛围。益行队支教组紧扣本次队伍三下乡“乡村振兴”的实践主题,依托实践地点“红色村庄”龙华村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在“隅乡情浓,榜样引领,红色传承”主题课程中,教师着力挖掘当地红色资源,以红色故事激励龙华村的孩子们追忆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在《寻找红色基因》的课堂中,老师向孩子们强调了青年时期个人的发展对社会与家国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以忠诚和热血书写下来的文字,唤起孩子们浓浓爱国情。在课堂的情感升华时老师基于百年新征程的阶段目标,向孩子们再次强调“青年之于中国则如脊梁之于个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写下对革命先烈的感想,旨在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孩子们倾听自身的内心想法,在榜样引领下争做时代新人。

黄晓琳小朋友说道:“我感谢老天让我来到这个美丽又心善的国家”。肖雅斯小朋友指出:“我对革命的感想有所不同,革命者为了创造新中国花费了很多力气,有一段话‘故事说,他们一直在回味往事,可真正的故事,永在明日’,而革命者思考的事情可是永在明天。”

此外,益行队支教组的课程设置紧跟时代主题,让孩子们在了解国家大事的同时明确个人的成长之于国家命运的意义。如在《致敬疫情英雄》一课中,老师以“谁是抗疫英雄”导入,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与动情的细节描述,增进孩子们对医护人员、人民解放军等英雄事迹的了解。同时又向孩子们指出“英雄就在我们的身边”,逐步引导孩子们说出疫情期间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是什么,从而思考“我”能为抗疫、为社会、为祖国做什么的问题。

课堂上,孩子们在医护人员“逆行”前往的背影中,读懂了爱与责任的力量;在人民军队冲锋在前的事迹中,看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力量;在志愿者勇担责任的无惧行动中,领悟到了平凡人拥有不平凡的力量。

华文怡小朋友说道:“在这场疫情中,让我知道,你们不仅仅只是护士、医生……你们还是英雄”;谢琳小朋友感慨道: “每个人都是平凡人,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英雄,只有不怕牺牲的平凡人,我想和他们说一声辛苦了。”

知行合一点亮初心,多彩活动激荡童年

在以红色文化资源为着力点的同时,益行队支教组注重结合龙华村独特的革命历史文化开展实践活动——如趣味运动会、精品朗诵等,旨在以“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点亮孩子们的初心。

趣味运动会融红色文化与体育活动为一体,共设置了“巧渡金沙江”“合力传薪火”“火线运输”“穿越长征路”等趣味十足的比赛项目,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红色革命的了解,感悟革命先烈在长征时的艰辛,追忆龙华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

为丰富龙华村文化生活,推进文化惠民、文化乐民的创新实践,支教组还为三下乡总结晚会精心筹备节目,并邀请龙华村的学生和村民参与到文艺活动之中,如组织小朋友排练《歌唱祖国》合唱和《精品朗诵·少年中国说》等表演,龙华村孩子们以饱满的热情、嘹亮的声音抒发了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繁荣富强的自豪。结合老师们的讲解,孩子们在歌唱和朗诵中了解到一部鲜活的历史、一段峥嵘的岁月,孩子们一起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明天。

“遇见你们,这个暑假我真的很开心很快乐!”

此次支教活动成效显著,在当地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并得到了当地社会人士、家长、学生和乡村干部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当地茶企怡品茗负责人刘雅芳女士、也是参与本次暑期活动的学生家长,她表示:“我女儿一回来就一直跟我说上课很开心,这次的课程设置对她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来说很有帮助,她非常喜欢上这些课。(她)回来就很有兴趣的跟我描述在学校的事情,还说想一直上这个课,不去上其他的课呢!”(其他的课指其他辅导班——笔者注)

英德市某小学优秀教师范女士指出,近年来农村对教育也愈发重视,此次活动对于龙华村的乡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提振精气神的作用。范老师对此次华师队伍前来龙华村下乡支教表示衷心感谢!龙华村村委书记刘子科表示:“你们到这边来支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孩子们的暑期精神文化生活,开拓了孩子们的视野,也为我们龙华村增添了许多光彩。”

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不少参与此次支教活动的孩子们也对我们支教老师表达了如下意思:

“老师我好喜欢上你的课,谢谢你们对我们这么好,一定要多多回来看我们!”

“老师你教给我的知识我一定会记得的,谢谢你陪伴我们!”

“遇见你们,这个暑假我真的很开心很快乐!”

感受教育情怀与温度,乡村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队员们在此次下乡活动中受益匪浅,不仅在与孩子们的教学互动中锻炼了师范技能,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用心与爱浇灌孩子们的成长,孩子们也将会回馈无限的善意和令人惊喜的进步。支教组此行不仅积累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更为重要的是,成员们在观察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充分认识到教育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1)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恰恰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对乡村建设和振兴起着关键作用,乡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途径。在龙华支教的实践当中,队员们充分感受到当地村民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无论是从报名人数远远超过计划容量还是课后家长们的反馈来看,都能感受到村民们渴望让孩子获取知识,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2)乡村基层教育资源配置与城区基础教育存在显著差距。龙华小学的基础教育资源仍需补足,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如多媒体设备故障、缺乏文娱室和图书室等)、优质师资队伍不足、课程设置不全等问题依旧存在。在龙华小学支教经历中,队员们感受到教师学科配置不合理,与城区形成鲜明反差,乡村基础学科配置不全,音体美专业的教师严重缺乏。

发展乡村教育,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首先还得从发展乡村经济着力,才能为乡村教育提供经费保障;其次是“以法提质”,保障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有效;最后是壮大优质师资队伍,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只要埋下乡村支教的种子,终能开出助力乡村教育的梦想之花。队员们在经历了此次支教活动之后,深刻认识到爱与宽容能够孕育丰硕的教育成果,以真心和陪伴能够感召孩子成长进步,精耕细作精益求精能够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点滴进步和持续发展。

党对人民的政策始终是向善的。党始终以红心、真心、诚心来服务人民群众。龙华之行,支教组深刻感受到精准扶贫对于乡村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各级党组织总是在努力推动乡村的教育事业,尽管发展程度有别。

在人生理想方面,不少队员在支教活动结束后都表达了如下宏愿:努力提高个人能力,希望来年它日能够真正投身乡村基础教育、守护一方孩子茁壮成长、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基础教育良性发展,为乡村振兴铺文化路奠思想基。

在精准扶贫转向乡村振兴重要关头,乡村教育和文化振兴机制的建立与创新颇为关键。“扶志”与“扶智”的双向促进有利于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简言之,以乡村支教力促乡村振兴,这正是益行队支教组此行的初衷。

作者/通讯员:阮思余 陆晓华 余子军 周绮雯 | 来源: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