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于7月14日邀请到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成员、社科处处长兼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宏宝研究员在208会议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主题,深度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剖析做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政管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吴祖兴、副院长杨爱平、副院长万晓宏、副院长薛捷以及青年教师、师生党员代表共30多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政管学院党委书记许益锋主持。
张宏宝首先带领大家深入学习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他指出,这一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张宏宝指出,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在科研方面扎根中国大地的本土研究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加强之处,作为学者要坐得住冷板凳,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竞争中要注重长期规划,不断精益求精,加强科研深度。为此,他强调,将党史学习与科学研究结合非常有必要。
张宏宝从“重要意义、总体概况、深入解读”这三个方面对讲话精神进行深入解读。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置身百年未有大变局、接力百年奋斗新征程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全文七千余字的讲话,用五个“庄严宣告”,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用32字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86次出现“人民”一词,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全篇;用九个“必须”,指出“开创未来”的方向;用三个“和”,诠释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用三个“不变”,宣示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用三个“绝不”,让人热血沸腾;用三个“不负”,对中国青年提出要求;用一个“号召”,动员全体党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用两个“伟大光荣”,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紧紧联系起来。
结合讲话精神,张宏宝对如何做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行深入剖析。他指出,做学术要跟上时政变化,要做有深度的研究,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抓住关键词,进行深入研究。一是组织团队深入研究,单打独斗的研究力量有限,团队运作模式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二是要时刻关注时政变化,贴合国家引领的方向,做扎根中国本土的学问,使得科研更有价值;三是要摆清楚政策立场,不发生原则性错误;四是要提前布局,深度融合内容与立意,选好用好研究引子;五是做学术研究既要坐得住冷板凳,也要懂得跟进重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现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讲好核心问题,把握重点内容,体现研究深度;六是要处理好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关系,考虑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处理好学校规划、学科规划以及团队的关系,实现三者有机结合,避免出现两耳不闻窗外事、纯粹埋头苦干的现象。
听完精彩讲座,各位老师从课题与外校团队合作、跟踪式研究、申报类型等方面积极与张宏宝进行交流。张宏宝一一耐心回应,他期望通过这次共同探讨,今后有更多扎根本土的有价值的研究,一起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讲座精彩纷呈,学院师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许益锋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讲座既能对“七一”重要讲话的要义进行充分解读,又能结合当前高校科研现状和难点进行培析,内容充实,深入浅出,互动活跃,相信在融合学科发展、扎根本土研究、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学院全体党员和师生加强学习,深刻领悟“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与学习党史结合起来,与自身的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政管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与形式,推进政管学院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团结努力,担当作为,共同推动学院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