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历史评论》.2021年第2期:在大历史的视野中把握百年党史——访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

2021-07-16 14:55:2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的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我们应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通过长时段、宽视野的考察,全面、深入地把握我们党一百年的奋斗史、发展史。围绕这一主题,《历史评论》编辑部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

《历史评论》:欢迎陈老师做客《历史评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呢?

陈金龙:到今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百年奋斗可歌可泣,百年历史引人深思,百年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要读懂这部教科书,准确、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需要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大历史观”。

何谓大历史观?我的理解,就是要以广阔的视野观察历史,将历史看成持续的发展过程,用整体、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规律与趋势,更为科学地呈现历史、评价历史。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共百年历史来说,就是要将其置于中华文明史、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中来考察,将其置于世界社会主义史、世界现代化史、世界政党史的背景下来审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图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郭长耀/ 供图

百年中共党史是在中国近现代史背景下展开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在中国人民迭遭挫折的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毅然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1942年3月,毛泽东在谈到中共党史研究时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这就昭示我们,要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大进程中把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洗刷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凝聚了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将中共党史置于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来评价,才能充分彰显中共党史在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地位。

《历史评论》:站在更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又该怎样认识中国深厚的历史积淀对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发展的影响呢?

陈金龙:历史不能凭空产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支撑。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植根于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忧患意识、爱国情怀、使命担当和斗争精神在民族危亡之时的充分彰显,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这些优良品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又如,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强调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从中国实际出发选择革命、建设、改革道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有着深刻的关联。再如,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要“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天下为公”情怀也是密不可分的。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倡导的集体主义原则,光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群体取向;改革开放光大了中华民族变革、开放的历史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蕴含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总体来说,置于中华文明史视域下研究中共党史,我们既可以看到中华文明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提供的历史文化基础,又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和现代转型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历史评论》: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一个贯穿着鲜明主线、不可分割的整体。

陈金龙:是的。看历史总是要看主线。中共党史的主线一以贯之,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百年中共党史的主线,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对把握百年中共党史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在主线之下,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任务。按照不同的具体任务,百年中共党史可划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由此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革命时期的胜利为建设、改革时期的成就奠定了基础,革命时期的经验对建设、改革时期的探索发挥了借鉴作用。1956年8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时强调:“中国的革命和中国的建设,都是依靠发挥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为主,以争取外国援助为辅,这一点也要弄清楚。那种丧失信心,以为自己什么也不行,决定中国命运的不是中国人自己,因而一切依赖外国的援助,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点上,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是相通的。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习仲勋、杨尚昆提出在邻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的意见时,邓小平表示赞同,并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在这里,革命时期的做法和经验,成为改革开放决策的智慧和参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要求进行了系统阐释,要求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凡此在在说明,百年中共党史是持续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百年中共党史须臾不可离开整体视野。

《历史评论》:也就是说,研究百年中共党史,不仅要把握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党史的关联,而且要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中共党史的关联。

陈金龙:是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既不能因改革开放前的某些特点而否定改革开放后的中共党史,也不能因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而否定改革开放前的中共党史。事实上,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国际地位的提升,为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探索的坚持、创新和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以整体视域研究百年中共党史,重在总结历史经验,以历史经验启迪现实。百年中共党史蕴含丰富的历史智慧,揭示历史经验、历史智慧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旨趣。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历史经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70年的斗争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这是基于中国共产党70年历史得出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用三个“历史告诉我们”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经验。这些重要论述同样体现了评价中共党史的整体视域,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联通。

《历史评论》:刚才您主要是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谈的。那么,在世界历史视域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呢?

陈金龙:研究中共党史,离不开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将百年中共党史置于世界社会主义史、世界现代化史、世界政党史的视域下来评价,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转变。百年中共党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由传入到传播、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制度演进的历史,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摆脱低潮、走出困境的历史。将中国共产党历史置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之中,彰显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实践创新的历史性贡献,既有利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昭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前景。

自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逐渐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实现中国现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准备前提、奠定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需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现代化借鉴了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经验,如市场经济体制、引进外资技术人才、优化管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二是中国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借鉴,贡献了智慧。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如从国情出发选择现代化道路、确立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协调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保持稳定的国内环境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将百年中共党史置于世界现代化背景下来分析,有利于诠释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和对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进而展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历史评论》:用大历史观来看待我们党的百年发展,确实是须臾不可离开的视角。最后请您用一段话来概括一下今天谈的主要内容。

陈金龙: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本身具有无比丰富的内涵,将百年中共党史置于大历史观之下,通过长时段、宽视野的观察,形成丰富的历史认识和历史图景,才能准确把握百年中共党史的时空定位,完整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发展进程、伟大业绩和宝贵经验。

《历史评论》:感谢陈老师接受我们的访谈!希望您继续关注与支持《历史评论》。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UnfwXLItWvRgz20OJ20yA

作者/通讯员:陈金龙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