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专属华南师大的底气

2014-09-08 10:01:24
华师藏宝图

大学城落成不过十年,许多人说小谷围不过一座荒岛。但一所历经八秩风雨的老校,即使建立了新校区,在深沉岁月里积淀下来的宝藏,依然能够通过文化的传承,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弥漫它的气息。

大学城图书馆一楼展厅内,几个玻璃专柜陈列着民国时期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这是专门从石牌校区古籍部运过来的。它们就像沉静睿智的长者,微笑着欢迎每一位真正的素心人。力透纸背的字迹,严谨求实的思考,告诉来人:这里没有猎奇,没有噱头,只有肃穆。

始建于1933年的师大化学系在国家风雨飘摇的年代里,肩负起“工业救国”的时代使命,积极参与创办化学工业。迁到新校区后,化学与环境学院传承了老化学系“学以致用”的传统,视环保为历史使命,在院楼设立众多实习基地。虽然设备未必最先进,学院却坚持“只要跟本科教学能沾上边的仪器,我们尽量地让同学们来用”。这份坚持让人动容。对学生而言,多少先进昂贵的设备,远比不上他们能亲身接触什么设备来得重要。以生为本,这才是一个学院真正的底气。

当我们为一首老歌落泪,为一味童年的小吃魂牵梦萦,那是旧时光的记忆在向我们招手。同样,当我们在校园里邂逅一脉薪火,一处宝藏,那是师大的呼啸过往在向我们展露温柔笑纹。

在商周金文研究中心感受罗王学派的治学精神,在音乐厅聆听斯坦威钢琴的天籁之音,在档案馆翻阅师大的庄严历史……这些华师宝藏或许被掩盖在习以为常的处所,但只要你拨开岁月的风尘用心感知,听到一所学校真正的脉搏跳动。也许它们并不显眼,但当它们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融入华师人的生命时,便足够温暖人心。

当我们拾起散落在校园角落的一个个宝藏,用探寻的目光把它们串联起来时,隐身在历史背后的一所大学的底气,便会显现出来。

作者/通讯员:林繁 张晓敏 伍秀如 | 来源:未知 | 编辑:华师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