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校报是一个熔炉,是培养人才的黄埔军校

2014-10-28 15:43:47
校报创刊60年

1982年1月,我从中文系毕业留校,在党委宣传部工作,“主业”是校报编辑,包括文字和技术(排版)、美工等。1986年6月调学报工作。对于在校报4年多的工作,我有四点感悟:

精干。那个时期校报编辑人少但仍办得有声有色。采、编、校、发一条龙。大家非常注重实干、巧干,编辑老师们在苦中取乐,在忙中增长才干。

同步。这个时期正是学校发展的上升期。校报与时俱进,反映学校改革发展。如学校更名、建校30周年、创办电教专业等新闻均及时反映。

靠山。上靠领导:校党委有关部门领导关心、支持校报;中靠通讯员:设立特约撰稿人、教工通讯员;下靠学生记者:成立校报学生记者站,他们为办校报发挥作用,也通过校报崭露头角,在“记者”实践中增长才干。

这个时期,校报逐步“正规化”,并形成自己特色。可从几“性”略窥:

正。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传达“正能量”,如报道教书育人、学生“十佳”等好人好事和年度先进典型。师。坚持学校的师范属性,如报道师范技能训练、教育实习等。创。关注新情况、新经验,如反映学校“一校变二校”的代培等做法。文。把人文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如长期办好师生的文化阵地“晨光”副刊;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紧扣改革开放,约请老师撰写国外高校、文化介绍专题文章,见闻录等。活。除要做到内容丰富、多样、新鲜外,从版面到题图、栏花,均花心思,力求美观、大方,追求内容和形式同美。

校报虽小,但小报也有大功夫。每一位学生记者,要参与编辑、采访、写稿,所有的流程和环节都要有真功夫,大家可从中收获待人接物、政治敏感性、分析事物的本质到咬文嚼字。作为一名学生记者,要傲视这段经历。不管工作后是否在新闻战线、编辑行业,我们都可以以此为荣、以此为豪。就我而言,尽管只有4年半在校报工作,但这是我工作的基础。 可以说校报是一个熔炉,是一个培养人才的黄埔军校。学生记者要珍惜这个机会。

我希望60年校报从现在开始,一路走得更好。(林利藩,1982年-1986年任编辑,后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文科版主编)

作者/通讯员:林利藩 | 来源:未知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