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也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党委从2017年开始探索师生共建新模式。打破传统教师、学生支部建设中师生弱关联问题,努力营造1+1>2的化学反应。社会工作系教工党支部是2020年新成立的年轻党支部,共有教工正式党员8名。支部从成立之初就响应学院党委“师生共建新模式”的号召,联合研究生19级、20级社会工作支部成员开展多次主题党日活动,将师生共建落到实处,成效良好。
今年以来,社会工作系教工支部联合19级、20级研究生社工支部开展“结合专业力量创新主题活动”的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5月14日上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师生党支部在石牌校区图书馆博雅斋参与“‘守正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跨校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论文工作坊”。本次会议为工作坊年度第六次活动,主办方是中山大学公共卫生管理系教工党支部,分享主题是《专业赋能“精康卫士”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参与方还有华师政管学院基层党支部以及佛山第三人民医院的基层党支部。
在石牌校区图书馆博雅斋会场,社工系党支部党员教师张晓红、彭杰、陈香君、张丽芬分别承担评议人、主持人等工作,支部书记刘学勇老师和其他党员教师则通过线上会议方式参与本次工作坊。社会工作系支部同志们与其他相关学科专家做了充分交流,分享从社会学、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对当前公共卫生问题及其治理的观点,推进了与会者对公共卫生领域治理的视界。20级社会工作党支部书记郭俊嵩同学认为,去年入学以来,和专业老师们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受益匪浅。党员老师们专业理论知识和人生经验为我们学生党员指引方向,有时我们学生支部成员也发挥创造力推出更具活力的活动,邀请教师参与,使得党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度融合。
社工系支部书记刘学勇老师表示,师生共建促发展,从思政、科研、育人等多方面双向互动式驱动支部创新建设,充分发挥了师生支部间的优势互补,做到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将继续参与多支部联动,共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治理研究,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