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2000至今):新闻价值、思想深度及文化气韵

2014-10-28 15:25:10
校报创刊60年

面向新世纪,校报更注重新闻价值,雕刻新闻文本,美化版式设计。

2000年第694期首次采用彩色印刷,将版头作通栏处理。2001年第705期,校报从四开四版改为对开四版。2003年第728期,校报版式和内容重新调整,大气与秀美之势跃然纸上。

2000年后,校报逐渐采用深度新闻写作和深度策划,对教书育人、大学文化和校园生活内容进行深度积累。例如2003年学校博士点增至26个,第734期发表通讯《“26”:从大跨越到大事业》,多方面深入透视学校博士点建设。在二版开辟“对话”及“人物”栏目,专访校内外名师。邱震海、丘成桐、马鼎盛、梁慧星、饶宗颐、波古、李育中、莫言、张炜等,都曾受校报专访。

这一时期,校报大量采用专题策划或整版策划,梳理学校将风雨历程和文化脉络;采编大学教育、思想文化、人文艺术等内容;立足校园生活,发现师生风物的真善美。2001年,710期三版《四级已过,英语还在?!》一文开始专题策划;713期三版刊发《解读我们的精神状态》长文,分析和批评学生活动和精神状态;835、849期专版连续追踪学校顶岗实习;860期编撰“新民教育”,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883期,采写林砺儒先生师范教育理想和实践……

711期,第一份学生专刊《走进大学》诞生,表达对大学精神和大学教育的深度思考。2002年,第二份学生专刊《校园生命》直面现实,呼唤对生命的热爱。2006年,出版《八十年代人》专刊。

此外,校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将报刊与书籍、纪录片等文化产品结合起来。

2003年,为迎接70周年校庆,校报开辟“轶史”专栏,钩沉办学历程中的细节。栏目文章后收录在由《华南师大老照片》一书,生动展示学校沧桑历史和文化传承。

2008年,建校75周年,更是恰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校报学生记者仅用短短的两个月便编写出版《我的大学,我的梦》一书。该书对话1977级、1978级29位杰出校友,追述那一代华南师大人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

2013年,校报师生参与编撰《木铎金声:华南师范大学八十年》,参与策划编导凤凰卫视电视专题纪录片《木铎金声》和采编出版羊城晚报特刊《木铎金声》。一系列文化产品出版发行后,反响热烈。

校报还组织出版《解读我们的精神状态》、《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两本书。同时注重专业积累,2005年编撰采编素养图文集《采编入门手册》。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后,迅速编撰《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华南师范大学“关爱汶川地震”大行动》,收录师生参与赈灾行动的相关图文,表达大学的社会责任。

2006年和2009年,编撰采编素养丛刊《我们一直在路上》。2011年,编撰校报丛刊《静水深流》。

2008年后,获得自首届至今连续三届广东高校优秀校报本科组一等奖。在全国和省级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校报获奖质量和数量一直居我省高校校报前列。

学生记者年代秀

当互联网在中国渐渐兴起,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大学生的口味也日益多元和“挑剔”,校报更加注重推出贴近大学生生活的话题,并进行专题策划。

●黄勇:信任让挫败感消失

2002年至2005年任校报记者,现任广州电视台编导。

黄勇上大学那些年,恰逢互联网开始在中国疯狂“生长”,网络下载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于是,黄勇想到做一个大学生关心的校园网下载专题。为了做好专题,黄勇可谓下足功夫,特意跑去华南理工和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约稿。然而这个专题最终未能见报,黄勇虽然感到有些失望,“但这种挫败感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信任。”那是他在操场看到一位老教授在看《华南师大报》,而心生自豪。“那些年,校报做了不少积极的改变,我们采访了诸如莫言等一批大文学家和艺术家。”

●马喜生:可来点小清新、重口味

2004年至2007年任校报记者、采编社社长,现任南方日报记者。

在校报的真正发力是从2006年开始,后来这位在外语学院女人堆里生活的纯爷们,成了校报学生采编社社长。

“校园新闻不同专业报纸新闻,为何不能小清新、重口味?”对于校报的现实,马喜生表示“人艰不拆”,但校报新闻在写作上可以更轻松活泼,内容上可以更接地气,传播手段上可以更向新媒体靠拢。

钟秀丽:为华师留下底片

2003年初,编辑部策划在《华南师大报》开设“华师老照片”栏目,征集老照片并刊登、讲述背后的故事,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追溯华师的过往。因70周年校庆,遂有编辑出版的念头。编辑部的老师广撒网海捞照片,联系好受访人,然后分给我们八个学生记者采编。

我们谁都不知道书写成后会是怎样,因为我们没有人出过书。但初生牛犊,没有经验,却也不胆怯,后面还有编辑部老师顶着呢!那段日子应该是大学四年顶顶忙碌的时候,但也是顶顶精彩的日子。

我们一一拜访老照片的主人,和他们一起穿越回到他们的青春年华。老照片的主人家里往往是半壁图书,满室书香。坐靠书山,茶香满口,倾听他们追忆师友轶事,抒发当年情怀。

这些弥足珍贵的故事,包涵了历史图景、人物春秋、故时风物、往事情韵,真实而质朴,平常而感人。一张张的老照片成长为一本厚厚的书,里面呈现的是华师人的光荣与梦想、勤奋与创造。正如李育中老师在为《华南师大老照片》所作的序中写道“老照片是一些证物”,官方的历史与民间的记忆在这里自然交融,互相印证,使我们重新想象70年来的一步一个脚印。

对于受访者来说,华师的广阔,生活的精彩,统统涵盖在这老照片中,丰富而生动。对于采访的我们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课堂,不单单是文字、语言能力的锤炼,更可贵的是在对过往历史的留存与记忆中,得到了思想的熏陶,人格的感召,内心深处有了一种身为华师人的自我认同感和自豪的底气。为华师留下底片的同时,也为我们自己留下了受益一生的纸质记忆。

70周年校庆前,《华南师大老照片》终于印了出来,捧着散发油墨香的书,能感觉到四处征集老照片的奔波,能感觉到字斟句酌的精益求精,能感觉到那带着温度的流年碎影。

毕业之后,面对的是文山会海、案牍劳形,再也找不到那种单纯的写作的快乐。再次面对10年前写的文字,深怀感激,心生愧疚,庆幸的是当初用稚嫩的笔触记录下了一些华师的片段,内疚的是工作生活把我压榨成一个公文流水线上的工匠从而忘记了那些年校报给予我的激越能量。

校报三年、采编《老照片》三个月,于我是一份积淀,同时也留给我深深的怀念。(钟秀丽,2001-2005年任学生记者、编辑,现为广东边防总队机动支队官兵)

卢凯阳:毕业于“校报” 

我本以为,工作三年后,在面试时可以不再谈论校报,但一旦被问及从业的经历,校报却是怎么也绕不开的话题,而面试者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让我困惑,也让我明确,“校报”确实根植很深,挥之不去。

我记得,那年汶川地震,和喜生师兄在文学院宿舍里采访葛俊,他母亲在地震中丧生,从四川回来后,他语气沉稳但不时悲情,聊至最后声音开始发颤。后来学校还派出一支心理救援服务队,那天我们在誓师会上为他们壮行。再后来,编撰抗震救灾小册子成为我大二最热血沸腾的时光。

我还记得,我们拍过一段历史,那段历史与华师的辉煌相连,亦是对建国60周年的献礼。我和拍摄老师来到曾近义老教授的家中,他为我们开启华师的历史,墙上黑白的老照片至今仍时时重现,那一年我们都对华师有了另一番理解。

我还记得,《我的大学我的梦》付印之际,李老师发短信给我,“林木声的稿子是很耐读的”。在我电脑的“林木声”文件夹中,修改稿已经标记到“第12稿”,现在想想,都很难想象那段修改的过程。

我也还记得专家楼的外卖,在525的通宵,去南方报业集团付印……我想,如果将校报从我的大学生涯中抽离,肯定会有其他的事件填充,但绝对不会这么精彩充实。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是很清楚,校报给我带来了什么。直到有一天,南都顺德站的站长告诉我,面试的副总看重我的是两个字“踏实”。我明白“踏实”的份量,在校报的三年让我相信只要肯学,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踏实”的思想根源。

大学必须成为这样的一个圣地,不仅在这里可以获得信息,同时你也可以在这里学到最为核心的思考技能。在我看来,校报就是这么个地方。(卢凯阳,2006-2010年任学生记者、编辑,现为《南方都市报》顺德站记者)

作者/通讯员:华南师大报 | 来源:未知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