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南方+:金牌专业⑤|马卫华:华师设立工学部,探索尖端产业前沿科技

2021-05-13 09:04:10

开设广东省首个人工智能专业,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新组建成立的工学部。

这所以师范教育见长的“双一流”大学,多个工科专业也位居全国前列。由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和华师共建的工学部将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广阔平台,在华师南海校区高起点、高质量办学。

新组建的华师工学部有什么专业?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就读?华师副校长马卫华接受南方+独家采访,为华师工学部“代言”。

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特区

南方+:华师工学部是新组建的学部,它新在什么地方?

马卫华:华师工学部按照“佛山所需、学校所长、双方所能、共建共享”原则进行建设,紧密围绕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通信工程、人工智能、显示、氢能等六大支柱产业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在我们的定位中,华师工学部将成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特区、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科研成果转化的先行区、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区。

南方+:这个“特区”今年有哪些专业招生?

马卫华:工学部设置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4个本科专业。

这些专业共同的特点是:对接国家战略、对接科技前沿、对接产业需求。

南方+:华师是开设广东省首个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

马卫华:没错。华师人工智能专业是2019年全国首批设置的专业,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需求,注重培养扎实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熟悉人工智能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优秀的创新开拓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与国际视野的研究开发型人才。

能担当“广东首个”,我们有十足的底气。

人工智能专业聚集了一批以国家杰青、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丁颖科技奖获得者为代表的学术骨干队伍,研究生导师中90%以上拥有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约60%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该专业还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6个省市科研教学平台和一批校内外共建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涵盖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云计算、社会计算与教育软件等学科领域。

南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这3个专业有哪些亮点特色?

马卫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非常突出。比如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00多项,其中“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广东省特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二等奖15项,还入选全国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智能传感、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电子与信息相关领域掌握扎实专业基础、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备学科交叉背景、拥有国际化视野、富有开拓精神的研究开发型人才,至今已培养近1000名优秀毕业生及一批行业领军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是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有国家级教学平台1个,省级教学平台2个,有省、厅级重点实验室3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培养的学生创新意识强,2017年基于MEMS的智能心肺音诊断系统获得“挑战杯”国家二等奖、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2015年疲劳驾驶提醒系统获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

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南方+:您认为具有什么特质的学生适合来工学部学习?

马卫华:数理基础好、重视实践、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勇于创新的学生都适合来工学部就读。工学部制定的培养方案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工程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南方+:产学研推动人才培养有哪些做法?

马卫华:工学部非常注重产教深度融合。比如,通信工程专业结合通信工程学科应用背景强的特点,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京信通信等通信运营商和一线通信技术研发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以应用为导向,围绕新一代通信技术国家战略,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ALTERA(阿尔特拉)、XILINX(赛灵克斯)等电子信息领域国际头部企业共建学生实训基地,引入一系列先进的仿真设备与软件系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这些探索还获得了2次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人工智能专业依托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项目,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十多门专业核心课程;与一些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实践基地。此外,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还纳入了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产业学院”的建设规划中。

南方+:产教融合模式下,学生的发展如何?

马卫华: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例如2016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黎镜林大二时,进入创新基地成为一名深蓝色工程师。他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eritorious Winner”、 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等奖项。

2018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邓军灿,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此外,我们还培养了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顶级通信开发企业的技术专家与技术骨干,如华为公司专家施文超、沈锡放,阿里巴巴技术专家吴宏伟、吴志伟,腾讯公司技术骨干胡松青、陈杰鹏等。

新工科、交叉学科、国际化、研究型打造南海校区

南方+:工学部办在南海校区出于怎样的考虑?

马卫华:工学部设在南海校区,地处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佛山,这给产学研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佛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佛山市雄厚的经济实力、健全的产业体系、先进的制造业将为工学部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佛山也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这恰好给华师一个良好契机,把工学部办到需要的地方,把课题做到顶尖行业和企业中去,把人才培养与高端企业深度合作。

南方+:华师南海校区定位是怎样的?除了工学部还有哪些领域的专业也在这里招生办学?

马卫华:华师南海校区以“新工科、交叉学科、国际化、研究型”为定位,学校2018年就在南海校区成立国际联合学院,加强与英国阿伯丁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法国尼斯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深度合作,开展中外联合培养等多种模式的国际化办学。

今年,我们和英国阿伯丁大学合作办学的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也计划招生。阿伯丁大学始建于1495年,是英国最古老的五所大学之一,全球前1%的顶尖精英大学,拥有5位诺贝尔奖得主,被评为2019年苏格兰年度大学,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第158。计算机学科在2018年THE世界大学学科全球排名中位居第151-175位,在2021年《泰晤士报》英国排名第5位,在2021年《卫报》英国排名第9位。我们准备与阿伯丁大学合办人工智能、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3个本科专业。

南方+:也就是说,今年考生报考华师,在南海校区有了更多的新选择?

马卫华:是的,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合作办学机构以“4+0”模式进行培养,又称作“在地国际化”。

华南师范大学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将为每一位学生进行“双注册”,学生将同时享受华南师范大学与阿伯丁大学的学习资源与学生权益。阿伯丁大学将选派优秀师资到校实地讲授专业核心课程,并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与优质的原版教材,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采用全英小班教学。

学院强化专业教学的前沿性、知识的学科交叉性。在课程设置方面,严格遵循教育部有关中外合作办学四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各专业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占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方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占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学生在华师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业,达到相关要求即可获得华师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阿伯丁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真正实现不出国门即可享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学院建立基于全流程的”三主体,三方式,五维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针对人才培养中的入学晋级、培养过程、反馈提升、学位授予四个环节的全流程,中方、外方与第三方机构实行常态数据监测、定期专项评估和不定期中外专家评估,重点围绕教师、学生、管理人员、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内容进行保障,确保教学质量。

“金牌专业”怎么选?认准南方+

今年是广东新高考实施首年,填报志愿以院校为导向转变为以专业或专业组为导向,更加强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变化。广东有哪些优质专业?填报哪些专业更有前景?社会评价怎么样?随着新高考改革,考生、家长了解专业的需求旺盛,也成为社会关切的话题。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开展“金牌专业”全媒体报道活动,以展现广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经验,为考生、家长提供一扇了解优质专业的“窗口”,敬请垂注。

想要优秀专业获得这样的重点宣传?欢迎申报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举办的“寻找广东高校金牌专业”线上展示活动。我们将挖掘一批社会认可度高、教学质量好、人才培养成果丰硕的院校专业,立体式展示广东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经验。

【记者】姚瑶

【摄影/摄像】梁钜聪

【剪辑】许舒智

【海报设计】潘洁

【实习生】汤梦茹

【出品】广东教育发布厅

【支持】华南师范大学招生考试处

编辑 冯颖妍 陈梅玉  校对 杨远云

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5/12/c5247766.html?colID=3829&code=200&msg=%E7%99%BB%E5%BD%95%E6%88%90%E5%8A%9F&evidence=64533771-1288-476d-8253-aaa59e79060a&appversion=7600&firstColID=3829&date=bnVsbA%3D%3D&layer=3

作者/通讯员:姚瑶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