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刊(1979-1999):奏响改革开放主旋律

2014-10-28 15:18:39
校报创刊60年

经过十年文革,1979年12月15日,《华南师院》重新出版试刊,并于1980年1月14日正式复刊,每月出版两期。在复刊后一年中,各版栏目依具体的需要增减变化,并逐渐固定。

1981年,为庆祝建校三十周年,出版十六开本《校庆特刊》,全面呈现学校发展历程。

1982年,随着学校易名,校报刊名更改为《华南师大》;1986年9月,改名为《华南师大报》,沿用至今。八十年代中期,“毕业教育、毕业分配”等具有纪念意义的专刊特刊频繁跃上版面,熔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

1991年11月22日,校报出版8个版的四十周年校庆专刊,首次用套红印刷。随后套红印刷不定期采用,并逐渐固定化。九十年代初,开始公开招聘学生记者和编辑。

1998年,国家出版署正式批准设立高校校报报纸刊号系列,校报成为首批编入国内统一刊号高校校报系列,刊号为CN(G)44-0014。

1999年9月10日校报第684期,刊号改为“CN44-0814/(G)”,并一直沿用至今。

学生记者年代秀

那个年代,大学里还没有互联网,大学生获取资讯的渠道还比较窄,校报和广播站还很受学生欢迎,能在校报发表一篇文章也是一件颇有面子的事。

●朱玉尊:把目光投向大社会

1993年至1995年任校报记者,现任广州市工商联宣教部副部长。

1994年,广州的地铁1号线动工建设,朱玉尊也思量着从这件牵动羊城的大事中找到一些符合校报视角的新闻。采访后,朱玉尊写了通讯《华师学子奉献在广州地铁》及评论《闪光的汗水》,刊登于1994年12月20日校报头版,通讯获得广东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二等奖。毕业后,朱玉尊到了广州大学,曾任宣传部副部长、校报执行主编,“这期间采编出版和带学生记者的经验,正是得益于当年在校报的经历。”

●伍思文:校园新闻应贴近大学生

1998年至2000年任校报记者,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新校区管委会主任。

伍思文觉得,校园新闻应该贴近大学生,在校报上写了一篇《大学生消费面面观》。“我们几个同学分头到不同宿舍找学生调查,调查结果我还记得,那时候华师学生平均月消费400元左右,男生相对高些,约500元。有个女生一个月的开销只需100多元,每餐就吃一点菜和饭,剩下的生活费多用来买读物。”

练学华:那些年,因校报而精彩

阔别《华南师大报》已25载,回想曾经的种种,却恍如昨日。

怀揣新闻理想而没能就读新闻院校,甫入华师便加入学生“记者站”,弥补了些许遗憾。而因此与《华南师大报》结缘,却是歪打正着的意外惊喜,最终成为大学最值得回味的经历,也是新闻生涯的肇始。

作为校报“编外”编辑,却不曾有“打酱油”心态。当年跟随林利藩、汤贞敏、冯鸿清、邹成钰诸老师,改稿、画版、排字、打样、改样,到印刷厂看着工人制版、印刷,最后把带着浓浓墨香的报纸运回来分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严谨细致,得益于他们的充分信任。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张报纸生产过程的全程参与,也就掌握了基本技能。这些新闻院校的学生一般也无法学到的“实操经验”,最终成为进入国内大报的“敲门砖”。无论任职新疆哈密日报社副社长(援疆),还是如今作为南方日报首席编辑,在《华南师大报》的历炼、打下的底子,都是吃不完的“老本”。

作为学生记者,不时与“象牙塔”里的先进人物接触,会不自觉地被感染。至今保存着“作品剪报”,每每翻看,曾经的采访对象的一颦一笑都会在脑海中重现。而重温他们的事迹,也是对灵魂的荡涤。好人品又有好业绩,那是相当的励志。

作为一个穷学生,挣稿费也是当初干劲十足的“动能”之一。由于勤奋,稿件在校报见报率颇高,加上投稿学校广播站、写“外稿”(各大报),稿费细水长流,竟也攒下可观的一笔。以至于在一般公务员月入仅四五十元的当时,敢花近二百大元“购车”。骑着崭新的“永久”在校园“飞奔”,那真是再“拉风”不过了。

现在想来,因为校报,大学时光真是极好的,虽然没有爱情阳光照耀,但能做喜欢的事,心情倒也十分清爽。不改初心,方得始终。能将理想追求坚守守望,那真是再好不过了。(练学华,1984年至1988年任学生记者、编辑,现为南方日报首席编辑)

汤贞敏:结缘惜缘,《华南师大报》!

《华南师大报》创办60周年了!12月21日回母校参加纪念活动,感慨万千!

记得1981年9月,我一个农村懵懂少年,带着时代的荣耀迈进华南师大校门,在中文系就读。沐浴着浓郁的校园文化,我成为华南师大广播站的记者和编辑,大四后期还协助校报编辑部做撰稿、校对工作,得到宣传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充分肯定。我永不能忘记的是,是中文系,让我汲取知识与智慧,向我传道授业解惑;是校报,让我学会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我从稚嫩向成熟历练的前行方向引进。

正因为与华师广播站、校报结缘,1985年毕业前夕,我留在宣传部工作。从此,我正式跟着林利藩老师学习报纸编辑、排版、校对业务,参加新闻采访活动,并对撰写评论文章,引导学校舆论。现在虽然已经离开母校20多年,但总能陆续接到母校赠阅的《华南师大报》,让我与母校心相通、理相连、情相融。我与校报自结缘始到在校报编辑部工作全过程,时间短暂,却是我青年时光更是我一生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为它让我接受了终身受益的良好精神洗礼,告诉我怎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教会我如何在铺陈版面中实现均衡协调优美,提示我怎样字斟句酌以体现精益求精,引导我如何实现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可以说,那段快乐时光对我人生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是我人生最亮的底色,其中在党委宣传部广播站、校报编辑部的历练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缘校报,受恩校报,珍惜校报,面向新60年,我衷心期许《华南师大报》坚持新闻性学术性人文性有机统一,为服务学校作育英才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汤贞敏,1985年任学生记者,1985-1988年任校报编辑、广播台指导老师,现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王穗苹:校报的历练,给我留下很多财富

91-95年间,我是校报一名学生记者和编辑。在校报的生活,是我的青春时代十分值得念想的回忆。

当时校报主要是冯鸿清老师和邹成钰老师在负责,学生记者和编辑只有车小真和我。还记得两位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用钢尺量版面,一个字一个字计算一篇文章所占版面的大小,又教我们怎样才能让版面更美观、可读性更强……从排版到校对到印刷出成品,整个流程渗透着我们的汗水,因而拿到成品时,心中总是十分激动。

校报的历练给我留下了很多财富。首先是如何从平常细微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常之处。事实上,对科学研究来说,这种善于发现问题的敏感度往往是一个优秀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其次是如何在有限的版面和篇幅中字斟句酌,逻辑和条理清楚地表达想传达给他人的信息。一个发表在国际高端学术刊物上的好研究往往不只是数据和问题有趣,作者是否清楚地讲述数据背后的故事是相当重要的评价标准。三是如何清楚地进行口头表达,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今天,我也需要有效地管理研究团队,使团队高效运作,与每个成员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每当这时,我就会深深地感谢校报经历对我的历炼。

今天,校报学生采编队伍力量十分强大,现代化采编技术的运用也使整个采编工作更为有效,这些变化令人欣喜。我最想对校报师弟师妹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潜能,用心去做事,不问结果地去享受做事情这个过程,这会使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很多经历,即使当时看不到这个事情给你带来什么获益,但只要用心去做,这个经历本身会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逐渐展示出它对你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我将永远以这份经历为荣!祝福校报,愿未来校报能成为华南师大人的精神家园!(王穗苹,1991-1995任学生记者、编辑,现为华南师大心理学教授、珠江学者)

作者/通讯员:华南师大报 | 来源:未知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