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岭南舞蹈研究从这里起步

2020-11-10 20:44:11

“华师身处岭南,却没有岭南舞蹈的作品,应当在这方面做些研究与探索。”中国舞蹈家协会原副主席陈翘在2006年第一届华南师大舞蹈系毕业晚会上如是说道。追溯华南师大音乐学院与岭南舞蹈之间的缘起,音乐学院副院长王海英不无感慨,“陈翘先生的那席话令我们很受震动。”

十三年来,音乐学院舞蹈系师生筚路褴褛,勤耕不辍,克服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艰难险阻,终于点燃了岭南舞蹈的火把,并决心将其代代相传。

岭南舞蹈研究,华师人一直在路上

全国率先开设“岭南舞蹈文化与研究”专业

舞狮、长鼓、火狗、采茶、打莲池……这些在常人听来并不熟悉的舞蹈名词,其实蕴涵着深厚的岭南文化。民间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与岭南地域文化一脉相承,鲜活地跃动在岭南的山岭、水乡之中。2005年,陈翘确定了岭南舞蹈的概念;追随着她的步伐,华师音乐学院舞蹈系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岭南舞蹈文化与研究”这一专业,将岭南舞蹈纳入到本科教学,担起了传承的重梁,“我们作为师范院校,就该率先挑起担子!”

据王海英回忆,2006年7月初下连南采风是她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岭南非遗舞蹈。彼时正好赶上瑶族开耕节,人们唱着瑶歌,打着瑶鼓,跳起了排瑶大长鼓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鼓声与瑶民的生命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王海英说,“我创作了第一个瑶族舞蹈作品《瑶山情》,这也是舞蹈系的全新尝试。”

自《瑶山情》后,华师舞蹈系对岭南舞蹈的研究拉开了帷幕。十数年来,华师舞蹈系的师生不断在各地进行采风活动,深入民间,记录、复原了大量原生岭南舞蹈风貌;历届研究生撰写了累计上百万字的学术论文,并对古籍资料进行抢救性的整理和研读,尽全力去弥补岭南舞蹈研究在理论文本上的不足。面对化州民间舞蹈“跳花棚”一度遭到严重摧残,道具、服饰等文字资料几乎丧失殆尽的困境,2007级研究生孙琳复原了“跳花棚”的所有文字记录。“我们归纳岭南舞蹈的特点,将其系统化、规范化,并通过高校的平台传播出去。这就是我们华师人能为岭南舞蹈做出的贡献。”王海英说道。

在校内,音乐学院师生编创了大量岭南舞蹈作品,其中《汪嘟》更是在广东省第六届岭南舞蹈大赛中夺得三项金奖;2019 年 4 月,《粤舞中华——华南师范大学非遗舞蹈研创成果展演》正式将华师音乐学院十数年的研究和编创成果搬上广州大剧院的舞台,第一次向公众展现华师人演绎的岭南舞蹈。对此,王海英认为,通过大剧院这个平台,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再是梦想。

今年 5 月,广州举办亚洲国际美食节,华师岭南舞蹈受邀在开幕上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节目演出,并被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报道。岭南舞蹈已成为华师的名片,正从校园走向社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全国率先开设“岭南舞蹈文化与研究”专业

“从‘1’到‘10’并不难,难的是从‘0’到‘1’。”华师是全国唯一一个将岭南舞蹈素材课纳入本科教学课堂的高校,“从2006年开始进行岭南非遗舞蹈的学习研究、课堂教学、到创作,至今已经十三年了。”舞蹈系主任王艺波认为,教、学、研、创、传应为环环相扣的统一体,须深挖深究,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出传统舞蹈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新路径。

针对本科生对岭南舞蹈的研究不足的欠缺,王艺波提出本科开设岭南舞蹈相关课程的建议,学生从大二到大四的每个学期都学习一种岭南区域的舞蹈类型。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瑶鼓、小瑶鼓、英歌舞、钱鼓四种岭南舞蹈都已初步形成教材,在音乐学院本科课程内容中推行。“此前,是没有可以使用的本科教材的。”王艺波解释道。目前,华师已将成百上千的岭南舞蹈教学研究人才输送至全国各地,形成灵活多样的朋辈教育,“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华师乃至广东省以外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岭南舞蹈的魅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各地非遗舞蹈交流,音乐学院连续两年承接“非遗舞蹈进校园”、“舞蹈教学课例展示”暨论坛系列活动,去年更是邀请了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前来交流,并设置“大师工作坊”,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临校园,为华师学生现场传授岭南舞蹈。

王艺波介绍说,“尽管新生对岭南舞蹈的了解程度不甚乐观,但经过我们系统的岭南舞蹈教学,这些未来教师一定能在中小学的工作岗位上将岭南舞蹈文化的种子传播得更远、更深。”


“既不能面目全非,也不可过于保守”

岭南舞蹈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中国农耕时代的产物,从内容形式到艺术美感相对现代流行文化而言有较为原始的一面。如何保持“非遗”舞蹈的活力,既保留其精髓又要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明敬给出了他的思考:岭南舞蹈的发扬与传承需要有取舍地传承,既不能改造得面目全非,亦不能过于保守。“

岭南舞蹈不是一成不变的。”杨明敬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也要变化,“潮汕英歌舞的服装越来越花哨漂亮,道具、舞法也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在他看来,非遗舞蹈传承的一大阻碍是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有了解才谈得上喜爱”。让非遗舞蹈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和审 美、适应现代传播推广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并热爱,正是岭南舞蹈长久传承的必经之道

“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结合其他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岭南民俗、中医药、传统手工艺,将岭南舞蹈的文化引进校园。在这一方面,华师可以敢为人先,做一个表率。”杨明敬说。

王艺波表示,首先要尊重舞蹈的传统文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加入新时代的理解和创作,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从本质上对岭南非遗舞蹈有所了解。以舞蹈道具创新为例,在谈及对表演作品《椰林回响》时,来自音乐学院的汤舒夷、刘泠君和毕美雪笑道:“经常会被实心木制椰壳砸到,和椰壳的接触面就这么一点,足底按摩也不过这样。”通过生动有趣的实心木制椰壳道具,观众可以一窥岭南非遗舞蹈创新之深刻——既尊重了原有的道具情况,也为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细致钻研着,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岭南舞蹈传承发扬之路,任重而道远。十三年来,华师音乐学院本着“采于民间、研于课堂、创于舞台、兴于社会”的理念,始终坚持对岭南舞蹈的探索和传承精神,注重岭南舞蹈人才队伍的培养。在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承之路上,华师人一直都在。


粤舞中华:在舞台上追光前行

粤舞中华:在舞台上追光前行

4 月 9 日,音乐学院筹备多月的《粤舞中华——华南师范大学非遗舞蹈研创成果展演》登上有“世界十大歌剧院”之称的广州大剧院舞台。

近年来,岭南舞蹈团队在广东各类岭南舞蹈比赛中斩获佳绩,但在广州大剧院进行非遗舞蹈研创成果公开演出,还是头一回。虽然是在工作日的晚上,但是观众热情高涨,门票早早售罄,演出获得各界好评。展演时长 100 分钟,分为“风”“雅”“颂”三个篇章,共展出节目十六个。节目的背后,蕴含着舞蹈系师生十三年来“采于民间、研于课堂、创于舞台、兴于社会”的研究成果。

“民间采风”与“课堂教学”缺一不可

英歌舞作为广东普宁甲子镇的民间传统节目,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粤舞中华》展演总编导王艺波表示,当地政府很重视英歌的传承,特地举办英歌文化节,使该舞蹈代代相传。

十三年来,舞蹈系师生深入甲子镇,通过向国家级非遗舞蹈英歌舞传承人林炳光请教,以记录、实践等多种形式在当地进行采风学习。“先通过录像的形式让同学们对原生岭南非遗舞蹈有初步认识,再去学习二度创作过的训练套路。”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中,学生从零开始,慢慢掌握乃至热爱岭南非遗舞蹈,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创新。

开设全国唯一地方民俗舞蹈推广网站

“光是传承还不够,必须要创新。”王艺波认为,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以“互联网+”的形式将岭南非遗舞蹈系统化、影像化。将舞蹈录制成短视频投放网络,有效地扩大岭南非遗舞蹈影响力,等岭南非遗舞蹈形成了风潮,传承之路将不再艰难。“我们建立了岭南舞蹈网,这是全中国唯一一个做地方民俗舞蹈推广的网站。”

《粤舞中华》展演已经落幕,但岭南非遗舞蹈的传播推广之路才刚刚起航。十三年的努力,使得岭南非遗舞蹈研究这个“奶娃娃”长成了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年”,“少年”还要继续成长。


傩舞:再起舞的“活化石”

傩舞:再起舞的“活化石”

音乐学院舞蹈系讲师王晓兵多年致力于岭南民间舞蹈的考查与研究,就在他为《粤舞中华》的节目一筹莫展时,“傩”字火光一闪出现在他脑海里,“傩舞相关的研究不多,这将是一次挑战!”

傩舞是一种古代面具舞蹈,素有“舞蹈活化石”之称,湛江傩舞由中原及闽南传入,气氛热烈壮观,动作原始古朴。庞大繁复的文化内涵增加了傩舞的传承难度,总被贴上“冷门”的标签。王晓兵当即拍板:“去粤西采风!”

失传舞段重现舞台

王晓兵团队走访了茂名、化州、雷州等地区,对各地傩舞的传承和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此次采风,最大的收获是傩舞舞段之一的“舞六将”。

“在我上学时,它就已经失传了。”王晓兵说。“舞六将”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傩舞最古老的舞段之一,现代学者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画来了解,王晓兵原本也没有将其加入舞蹈编排。

团队到达湛江后,经人介绍认识了湛江民舞专家庞德宣老先生。庞老听说了他们的来意,主动取出了珍藏多年的“宝物”——一盘“舞六将”的录像带,极力支持他们对岭南舞蹈的再发掘行动。这份意外之喜,几乎砸晕了师生们。他们立刻将录像带与文字资料相结合,经过多次排练矫正,终于在舞台上重现了“舞六将”的盛景。王晓兵说:“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真正想要传承傩舞,还有数不清的障碍要跨越,这只是第一步。”

“办法总比问题多”

提起跨越障碍,《傩舞》系列的学生编导洪佳文深有感触。“俗话说‘无面不成傩’,面具是人神一体的载体。”他说,“戴上面具,舞者就是保佑人们幸福安康的神,脱下面具就是朴实劳作的人。”面具是傩舞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民间的面具大多由樟木雕刻,大且重,价格昂贵,制作工期半月到一月不等。这让师生们都犯了难,“现在角色多,面具自然也多,我们到哪儿去弄呢?”

经过多方努力,最终美术学院学生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对面具进行改良,用超轻黏土,根据脸型来塑造面具,既省时又省力。为了提高面具的审美效果,还在保持面具威武庄严风格的基础上,对色彩搭配,线条粗细等方面进行了改动。“《傩舞》系列能够完成很不容易,我们运气很不错,大家的心力没有白费。”洪佳文感慨道。

此次《傩舞》系列的成功演出,与舞蹈系师生每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王晓兵表示,要重视岭南民间文化,敬畏民间老艺人。传承岭南舞蹈,华师人的每一步都掷地有声。

(本文刊登于华南师大报971、972期合刊,获“2019年度广东高校校报好新闻”专题类一等奖)

作者/通讯员:李慧颖 唐雯怡 陈洁雯 黄雅姿 张诗雨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