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20-10-26 08:39:03

10月24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家民委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省25所高校及相关机构的60余名代表参与了会议。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教授、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卢晓中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卓雄辉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吴坚在致辞中谈到,比较教育在广东和整个大湾区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意义:第一,引领教育研究的理念变革,推动具体教育改革的落实;第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系统的多样性与竞争力;第三,推动国内优质教育走出去,尤其是走向东南亚国家。在这个既重视“引进来”,更强调“走出去”的特定历史进程中,期待广东比较教育学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卢晓中指出,广东省是“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两个国家战略的交汇处,身处于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热土的比较教育学者们要利用比较教育学科的优势,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卓雄辉表示,教育科学学院期望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进程中,比较教育学人能抓住契机,利用自身特色与优势,加强交流、务实合作,推动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柯森教授做了第十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柯森教授总结和反思了第十二届理事会的工作成效和得失,认为在过去的几年间,理事会在推动成员参加全国性、国际性和区域性的专业交流和合作,组织研究队伍参与国家战略和地方改革发展的研究活动,整合广东比较教育研究力量等方面,出色地发挥了专业学术性组织的应有作用;同时他也指出,作为一个学术专业组织,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日常组织和管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工作报告后,第十二届理事会秘书长施雨丹教授主持了理事会的换届选举。经全体与会代表表决通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马早明教授当选为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施雨丹、陶红、杨文明、欧阳丽、谢笑珍、张旺当选为副理事长,陈冬梅、卓泽林分别当选为秘书长和副秘书长。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马早明教授宣读了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并代表新一届理事会致辞。他表示,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加入到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这个历史悠久的专业团体中,学会今后必将继续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优势,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和高水平的课题研究,为广东省和我国比较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换届大会结束后,新任秘书长陈冬梅博士主持了第十三届理事会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的主题是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与广东比较教育使命。旨在明确新时代比较教育发展肩负的使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协同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教育示范区。

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焦磊副研究员、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谢爱磊副教授分别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策略研究——基于域外的经验》、《文化边界与能力所及:农村学生精英高校的社会流动之旅——兼谈大湾区精英大学的文化创新》为主题进行了专题发言。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陶红教授对两位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强调了对教育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关注、对教育中的“人”的关注,并对研究的选题和视角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在第二场研讨会上,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余中根副教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法律问题,认为当前港澳高校在内地办学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障碍,急需破解。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卓泽林副教授则聚焦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长三角为例,指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应打破现有的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协调区域内资源流动。

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谢笑珍教授在点评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独特性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湾区所没有的,她提醒学者们一定要注意转换研究视角,辩证看待大湾区建设与发展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本次研讨会营造了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为青年学者和年长学者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机会,搭建了比较教育专业学术讨论、学术争鸣的平台。这次会议是一个新的起点,是广东省比较教育学人进一步凝聚研究力量、搭建广东比较教育学术交流与研究平台、建设广东比较教育研究共同体的新开端,让我们一起期待广东比较教育研究的新征程、新辉煌。

作者/通讯员:陈冬梅 |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