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605团队”:科研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4-09-18 09:23:16
学子

近日,2014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评选结果揭晓,“稀土605团队”成功入选,并获得由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提供的4万元经费,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项基金的支持。成立于2012年的“稀土605团队”是一支主要由11、12级本科生组成的研究队伍,目前固定成员约10人,由化环学院王前明研究员带领指导。 

稀土:研究成果更多源自坚持

团队名字“稀土605”的“稀土”,是他们研究的对象。

团队研究出稀土的配合物,希望应用在三基色荧光粉中,使日光灯里的商用荧光粉的成本、合成时间减少,同时提高发光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希望把稀土发光的配合物应用到抗癌的药物治疗里面,例如药物释放、进行荧光探针等,达到识别癌细胞的效果。

有趣的是,团队的合作方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分工合作,而是从中列出分支,每两名同学负责一个相关的课题,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人分配了单独的方向,按照研究生做研究的模式展开探索;而且每月会有关于研究进展的研讨会,成员会把1-2周来积累的问题进行汇总和解决。此外,团队还有一个专门的文献调研的环节,他们需要找出与研究相关的顶级英文论文,并且把这些文献的观点、创新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我给他们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避免他们的完全依附性,从而避免出现因课题组多而出现本科生给研究生当‘瓶子’的现象。”王前明说,“可以做得慢一点,但方向一定要独立”。

这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挑战也就更大。“科研就是很多个综合的实验,它的实验周期长,步骤多。”队长庞淑婷说,“这十分需要你的认真和坚持,不吃苦哪能做好科研。”她第一次做配合物的合成实验时,颜色总是出现问题,然而从一个合成开始到结束,需要3天,所以一星期也只能做一两次实验,于是,屡次的失败中,她的第一次实验做了一个月。“当时我放弃了所有其他的工作,埋头做了一个月实验,但是什么成果都没有时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走这条道路,很伤心,很痛苦。”

遇到这些困难的并不止庞淑婷一人,其他成员都吃过苦头,在创新思维,溶液配制,传感器的制作等方面,都跨越了较大的障碍。此时,王前明告诉队员们,要有毅力地坚持下去,做研究肯定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随便放弃,是无法做出东西的。“做科研做得好,离不开‘认真’、‘坚持’这4个字。”

大一时刚进“稀土605团队”的同学都是信心满满的,但绝大多数人要面对实验的失败。有人面对失败,会选择继续坚持。团队成立以来,他们相继斩获了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一等奖”、第十二届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特等奖”等奖项。这些成果,更多源自于他们的坚持。

605:实验室是另一个家

团队命名为“稀土605”。“605”,正是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605实验室,这是他们的另一个家。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是同一个专业的,彼此之间更是熟悉。在他们背后,还有强大的“后援团”——指导老师和研究生。“有时我去做实验,常碰到一些同学和师兄师姐在那里,然后就会在开始实验前讨论一些实验问题和实验趣事。”团队成员林妮说。

做研究时,大家都“窝”在小小的实验室里。除了上课和参加班级集体活动的时间,基本都在做实验,有时候吃饭也会在实验室吃。这样的生活令多数成员感到十分充实。实验室成了他们常驻的家,一个月一次的小组会也变得像家庭会议一样。

“家长”王前明在周末晚上偶尔会到实验室去看。老远就能看到实验室亮着灯,很晚了还有一些同学在实验室做实验。“我为他们感动,同时也鞭策自己更好地指导他们做得更好”,王前明说。

现在,“稀土605团队”依旧在忙碌着,在实验室做科研已经同上课一样,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一开始主要是为了备战省级和国家级的“挑战杯”而建立的团队,不仅找到了归属感、感受到科研的乐趣,也正在带动本科生研究氛围的提升。

作者/通讯员:黄颖思 李论 叶美玲 黄晓琪 陈文锦 | 来源:未知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