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2019-12-26 17:22:00

国际文化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12月20日下午,国际文化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学院会议室A102开展了“书记讲党课”活动。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凌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百色学习经历进行讲授。课后,学生党支部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对支部党员进行了民主评议。

刘凌结合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在座党员同学谈认识和体会,勉励同学们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为心怀远大理想,具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刘凌还向在座同学分享了前往百色的学习经历与感想,重点讲述了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的典型事迹。黄文秀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工作。半年前,年仅30岁的黄文秀牺牲在了脱贫攻坚一线,为世人留下“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坚毅声音。听了刘凌的讲述,在座的党员同学无不为之动容,对责任和担当的含义都多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课后,学生党支部开展了组织生活会,重点进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各位党员同学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评测的程序认真检视了存在的问题。评议过后,支部书记姜冬生强调,各位党员同学要运用好民主评议的结果,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进一步向优秀党员同学看齐。


教师发展中心直属党支部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党员同志的廉洁自律意识,营造崇廉尚俭氛围,12月9日上午,教师发展中心直属党支部在木铎空间站举行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教师发展中心全体教职工参与了本次宣讲会,宣讲会由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启买主讲,副主任王楚鸿主持。

宣讲会上,陈启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题,与全体教师一起学习了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陈启买就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显著优势、总体要求、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路径选择等主题,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宣讲会前,教师发展中心直属党支部还组织全体老师观看了党风廉政专题教育片《恶伞》和《浊流之虐》。警示教育片对反面典型案情进行详实介绍、深入剖析,以案说法、以案明纪。让全体老师从反面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自省自警、知止知戒,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并深刻感受到肩上责任使命之重大。


化学学院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

12月12日下午,化学学院党委书记陈相光为全院教职工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陈相光从三个问题入手:如何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如何认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如何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地梳理了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内容要点。

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成就伟业的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不断开创“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共建是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治是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享是共同享有社会治理成果。共建共治共享,就是要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梁八柱中,党的领导居于顶梁柱的位置。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的制度。只有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方能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陈相光最后指出,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作为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国家治理的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切切实实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法学院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

12月12日下午,法学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在大学城校区教学楼1栋举行,法学院副院长、宪法学专家学者陈永鸿教授作专题报告,法学院教职员工20余人、青年学生240余人参加报告会,会议由法学院党委书记杨晓生主持。

报告会上,陈永鸿教授从全会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法学院的扎实实践统一、全面推进依规治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宣讲和阐释。

陈永鸿教授指出,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法学院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抓好学习,做到学院领导干部和学术业务骨干带头学,教职工政治理论同步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党员教育培训必须学。

本次会议的开展,帮助法学院全体师生深化了对全会精神的理解,使全院师生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要按照党中央、学院党委部署,进一步深入贯彻学习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把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结合法学院实际情况落实到位,把学习成果应用到学院广泛的工作中去,全力推进法学院工作步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召开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12月5日,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面向本科生开展“人民性·优越性·自信心——历史唯物主义维度中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宣讲会,学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李海云担任主讲。

李海云分三个部分进行讲授。第一部分介绍并阐释了“人民性”的政治思维,指出“人民性”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的必然产物,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群众史观,群众史观孕育了“人民性”;第二部分从国家制度体系、法治体系、行政体制、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民生保障等十二个方面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充分体现了“人民性”;在第三部分,李海云结合在基层扶贫工作的所见所闻,印证了“人民性彰显优越性”,指出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越制度催生了人民的制度自信。

本次宣讲会对学生系统地、准确地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12月8日上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根据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江乐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题,与全体党员教师一起学习了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江乐忠从国家发展历史进程、国际社会形势变化等角度,论证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坚定党员教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刻认识和理性看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教师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教学科研、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砥砺奋进。在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路径选择方面,江乐忠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为例,促进党员教师深刻领会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备制度。

此次专题报告会对于党员教师深入系统理解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指导意义,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底视察广东时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全体党员教师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凝心聚力,不忘初心,牢记教育使命,为学校建成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教师发展中心直属党支部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党员同志的廉洁自律意识,营造崇廉尚俭氛围,12月9日上午,教师发展中心直属党支部在木铎空间站举行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教师发展中心全体教职工参与了本次宣讲会,宣讲会由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启买主讲,副主任王楚鸿主持。

宣讲会上,教师发展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启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题,与全体教师一起学习了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陈启买就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显著优势、总体要求、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路径选择等主题,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据悉,宣讲会前,教师发展中心直属党支部还组织全体老师观看了党风廉政专题教育片《恶伞》和《浊流之虐》。警示教育片对反面典型案情进行详实介绍、深入剖析,以案说法、以案明纪。让全体老师从反面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自省自警、知止知戒,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又深刻感受到肩上责任使命之重大。


后勤党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2月5日下午,后勤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近50人专题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了更好吃透精神,后勤党委邀请了李海云老师作了主题为“‘人民性•优越性•自信心’——历史唯物主义维度中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的专题报告。

会上,李海云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人民性的概念作了深刻剖析,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等十二个方面深入浅出、生动解读了人民性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的充分体现。

会议的最后,后勤党委副书记丁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确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后勤落地见效,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具体行动,持续营造学习的氛围、实干的氛围,努力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打造一流的后勤服务保障。


历史文化学院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2月5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在石牌校区第一课室大楼西教室201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会。本次宣讲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黄嗣殷主讲,副书记陈果主持,学院离退休及在职教工、全体学生党员及青马班、团校学员共计360人参加了此次宣讲会。

宣讲会上,黄嗣殷围绕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深入阐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系统解读全会《决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从理论与现实层面为与会成员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会后,同学们继续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王一淞同学谈到:“要加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不忘初心,坚持正确方向,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强化治理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此外,王可衡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听了此次宣讲会,收获了不少。我们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内涵,更加了解党的相关知识和党现阶段的任务和国家发展的情况,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断努力。”

此次宣讲会对于师生全面系统准确理解全会精神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推动学院工作取得新成效。


离退休教工党委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把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12月4 日,根据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离退休教工党委在国际会议厅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会议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龙教授作辅导报告。

陈金龙教授的辅导报告题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里程碑——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他首先介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基本情况,然后从四个方面来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一是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二是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三是准确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总体任务;四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路径选择。

陈金龙教授在阐释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这几个基本概念后,从中国这几十年改革开放的过程和事实,来说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他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需要制度保障,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应对风险需要制度支撑,完善制度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接着,他阐述了如何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并从各方面分析了显著优势的具体表现,从系统性、价值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来说明显著优势的特性,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智慧、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来说明显著优势的形成。陈金龙教授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具体的解释。他指出,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完善发展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提升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陈金龙教授的辅导报告,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我们学习、理解和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利于把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在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上来。

参加报告会的有离退休教工党员、校退协理事及各分会理事、退协各社团负责人及秘书长、老年体协离退休委员、老教授协会理事,共200多人。离退休校领导管林、徐士珍、蔡乃忠、黄锦能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校离退休教工党委副书记、离退办副主任谢红苗主持。


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生命科学学院举行首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宣讲报告会

11月28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举行首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宣讲报告会。学院党委书记黄荣晓作题为《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学院师生党员、退休教工党员代表等100余人参加。

黄荣晓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他分别从重大意义、显著优势、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路径选择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探讨了学院在制度建设和二级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努力方向和对策。

随后,黄荣晓对全院学习宣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出了部署。他要求各党支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迅速掀起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学院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全院师生党员要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性,学深悟透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并将学习贯彻工作与开展学院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报告会后,师生们纷纷表示要用全会精神凝聚人心、增进共识,统一思想和行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各方面自身岗位工作。


国际商学院举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活动

11月28日下午,国际商学院党总支在学院会议室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新强主持并对会议精神进行解读。

李新强带领全体党员共同观看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相关视频,随后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全体党员进行了宣讲。

李新强表示,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他强调,全体党员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应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其次,应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决定》精神上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最后,李新强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向全体党员提出了应提高学习积极性,加强理论学习;发挥党员先进性,争做优秀党员等希望和要求。


外文学院党委开展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

11月6日,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组织党政领导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1月14日下午又开展主题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守正创新中推进外文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学习会。学院党委委员和全体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参加学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许益锋主持。

许益锋首先传达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主要精神,并带领与会人员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主要内容。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许益锋强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一要把全体党员和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履职尽责,扎实努力,立足做好本职工作,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共同为实现学院发展和学校三大建设贡献力量;二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切实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树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要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检视学院各项制度上存在的不足,完善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增强改革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提升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学院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四要以理论滋养初心,以担当践行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最后,许益锋指出,学院党委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项工作和“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过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党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外文微学堂”等形式,创新学习方式,在全院形成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不断推进工作。


教科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近日,教育科学学院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方向、汇聚行动力量,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11月13日下午,教科院党委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体院领导、党委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卓雄辉主持。

会上,卓雄辉在领学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时指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卓雄辉强调,学习四中全会精神,要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四中全会精神,要和学院的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要从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学院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个高度来保证学院更好更快地发展,确保学院的优势、特色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学习四中全会精神,要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保障学校事业发展的作用。

学院党委副书记潘国雄表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高校广大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学习适应新时代新挑战,主动克服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为新时代学院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新贡献。

与会的其他人员也结合各自工作谈了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更有定力、更有智慧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心献力。


国际文化学院党总支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1月8日上午,国际文化学院党总支在学院会议室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院党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内设机构党员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凌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会议提出的总体目标、十三个“坚持和完善”的实施路径、重大战略任务等方面进行了传达和学习。通过学习,大家认为全会明确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准确把握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和规律,既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

刘凌强调,学院上下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结合学院的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消化吸收,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全院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指导、推进学院工作中,使理论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会议最后,刘凌就上一阶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了阶段性总结,提出要根据学习要求,扎实做好主题教育的“一台账,两清单”工作,尽快梳理发现的问题,跟进整改的进度,查漏补缺,做好总结,为下一阶段的主题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文化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1月8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工行政党支部与研究生2018级党支部在文科楼五楼中厅会议室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胡庭胜为其联系的党支部成员上党课。研究生2018级党支部书记刘旖主持会议,学院党委书记黄嗣殷、副书记陈果以及师生党员分别交流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胡庭胜为党员同志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胡庭胜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度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并且指出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体目标下,又具体提出了个十三个“坚持和完善”,这是我们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任务。会议回顾了党在历史上的成就,标定了新的历史方位,并提出了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他结合自身经历,生动地向党员同志描绘了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当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胡庭胜同时强调,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同时也要将行动落实到位,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层层压实责任,务求思想统一,将党和国家的政治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具体到学校工作中,首先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其次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其次要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各学科的内涵式发展;最后要以师生利益为根本,持续激发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活力。

胡庭胜同志的讲话引起了党员同志们的热烈讨论。黄嗣殷提到,广大党员同志要深刻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显著优势,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学生党员们也结合自身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党员冯国亮表示通过学习,了解到我国目前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并认为学生党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以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向困难发起冲击。党员周英豪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该从我辈做起,青春奋斗正当时,我们作为青年学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努力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入党发展对象卓贞玉通过学习,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在全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更加了解了党的性质和党员身上的责任,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党员们在活动后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深入学习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牢记我们的初心使命,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奋斗的青春建功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工集体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11月7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院教工集体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院党委书记周宪主持会议,院长陈金龙教授、张青兰教授、周建伟教授、赵玉兰老师、何旗老师分别交流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首先,赵玉兰发言,她提到,《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围绕着“制度”和“治理”两个关键词,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并且指出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体目标下,又具体提出了个十三个“坚持和完善”,这是我们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任务。可以说,《决定》表明我国站上了向国家治理现代化奋进的新起点。在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民生”问题再次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党时刻不忘以人民为中心,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贯的支持和拥护。作为教师,教育同样要真正面向人民——对于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既要从理论的角度给出抽象的回答,更要在实践中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在课堂上通过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和解决现实的民生问题,为学生们以后走上社会、关心国计民生打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从“书斋里的自说自话”转变成为真正有生命力和进可持续发展的、接地气的教育。

张青兰以《总结中国制度显著优势,中共更加自信面向未来》为题发言。她认为,《决定》总结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十三大显著优势,是迄今为止中共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做的最全面的经验总结。这体现了中国对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心中有数”,对中国在新时代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姿态面向未来具有重要意义。5000余字的全会公报中,“制度”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了77次。在公报中,有不少重要提法值得关注:“国家治理效能”“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等等。特别是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并把制度执行到位、将政策贯彻到底,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制度的效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改革的获得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时候,对自身制度建设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也是为未来的制度完善进行奠基。先进的制度才能在民众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不断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执政党与时俱进,有利于中国行稳致远。

何旗的发言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党和国家监督领域充分彰显》。他提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充分彰显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一扇重要视窗。政治优势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采取了整合型改革方略,将行政监察部门、预防腐败局等多个权力监督机构的反腐资源都整合至新创制的监察委员会中,为构建起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理论优势指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从国家监督看,通过实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原本分散的权力监督资源和手段充分整合起来,构建一个监督主体地位更高、监督对象覆盖更广、监督手段更为丰富的新型国家监察制度;从党内监督和其他监督方式之间的融合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理论强调既要建立党内外监督的衔接、贯通,构建一个各监督主体相互配合、同向发力的“大监督”格局。政体优势体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监察委员会行使的监察权处于和行政权、司法权平行的法律地位,对其管辖范围内所有公职人员依法采取冻结、查封、扣押、留置等强制措施,显著提高了监察权行使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周建伟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优势的三个突出特点》发言。他指出,根据我国国家治理的实践发展,结合《决定》的分析概括,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所拥有的优势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优势的全面性。《决定》概括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优势体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祖国统一、外交和全球治理参与等,涵盖了国家治理的各方面,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是全面的、综合的。二是优势的现实性。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已经体现在治理实践、治理成效上,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得到彰显。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国家稳定和发展受阻,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生动地说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优势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实效性。三是优势的持续性。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决定》就是推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证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优势更具持续性的路线图。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能够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其长期优势和生命力具有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陈金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题进行分享。他提出,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行了系统概括,明确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架构,明确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里程碑。《决定》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背后的制度支撑,彰显了制度自信的底气和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是一个相互衔接、支撑有力、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制度体系建构过程中,将一些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如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根本制度规定下来,增强了其刚性约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确立,也使制度体系变得更加完整。对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决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发展步骤进行了具体安排,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任务、行动路径进行了总体部署。其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制度建设任务,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将进一步丰富国家制度体系的内涵,使国家治理体系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周宪对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到自己的学习心得时说,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示。一是体现历史担当。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头,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了时代的强音,这个时期要把事情做好,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体现了党中央主动应变的忧患意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二是彰显制度优势。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两大“奇迹”: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第一次写入党的全会文件。首次集中概括了13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三是强调制度体系。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增强其发展性和创新性 ,推动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决定》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首次明确了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各方面的制度。首次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作者/通讯员:各单位通讯员 | 来源:各单位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