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19年粤港语言教师“普通话教学深造课程”培训活动

深度体悟中华语言艺术之美,助力香港中小学普通话教育

2019-08-07 15:08:26

8月2日上午,2019年粤港语言教师“普通话教学深造课程”培训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超级课室”圆满落幕。此次培训以“提高香港语言教师普通话教学专业水准”为目标,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项目具体执行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来自香港中小学的25位教师在为期19天的培训活动中通过重修普通话、提升语言艺术表达力、研讨课堂教学技能、浸润岭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学习环节,提升了专业能力,加深了对以普通话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我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秦洪雷在开班仪式中表示,学校将积极探索粤港澳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与教育培训基地、教育研究与政策咨询中心、教师终身学习与资源共享平台,立足广东、辐射港澳、面向世界,致力于培养卓越教师、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引领中国南方教师教育,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教授指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学部将顺应大湾区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为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作为支撑粤港澳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此次项目是华南师范大学积极推动粤港教育交流合作的具体体现之一,此次来华南师大培训的25位香港中小学教师就是播撒共同教育愿景与教育智慧火种的人。相信大家经过此次培训活动,一定能够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普通话课堂教学技能,用所学所获的高水平教学技艺为香港学生普通话学习做出积极的贡献。

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的项目官员蔡聪汛先生高度肯定了本次培训,期望通过此次研修深造,借鉴华南师大在粤方言区推行普通话教学的丰富经验,提高香港中小学普通话教师的专业水平,开发有助于提高香港中小学普通话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学模式及策略,让教师掌握多元化的普通话教学设计方式方法,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掌握为学生创设良好普通话语言环境的方法与路径,提升香港中小学普通话教学成效。

据广东省教育厅港澳台办公室王静娴科长介绍,该项目始于1999年,至今已有20年历史。此次“普通话教学深造课程”,委托给华南师范大学承办,期望华南师范大学能够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提升项目的质量与品质。同时也期待华南师大能够通过专业支撑搭建平台,促进粤港两地的学校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两地教师常来常往、深化友谊。

前测诊断把脉,“对症”解决问题

培训第一天,项目组专家团队就对学员们进行了一次普通话测试,分为笔试和口试。目的在于了解每个学员的普通话水平和问题所在,为每位学员建立档案,为工作坊教练能“对症”指导做好充分准备。

共同体建设,助力同修同进步

7月16日上午,郑海燕副教授先为学员们解读了为期三周的培训设计理念及教学模式,形成了以“普通话水平、普通话艺术表达、普通话课堂教学技能”逐级提升的三层次培训课程。接着,郑教授引领大家进入团队建设实践环节中,组员们同心协力,分工合作,一起为小组命名、匹配组歌、设计小组标志,全体组员齐登场,展示团队文化建设成果。郑教授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各组的创作理念,对每一组的作品进行点评,并给予学员们许多正面的鼓励。

系列专题讲座,掌握攻克难点方法

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小兵教授《普通话和粤语对比分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邵慧君教授《粤方言区普通话学习难点及应对》、国际文化学院方小燕教授《普通话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估》和暨南大学刘慧副教授《普通话教学口语与训练》,让学员们更加明白粤方言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与解决方法。从改善教师专业技能角度,四位老师分享了方言区学生如何如何摆脱方言的枷锁,从容面对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从促进学生学习角度,专家则归纳了方言区学生的常见错误以及课堂教学口语等策略,让学员们备课事半功倍。

技能工作坊,教练学员携手行

7月18日和19日下午两场工作坊中,25位学员分为5组,每组由一位教练带领进行普通话正确发音的实际操练。每组的训练方式都各具特色,有的组进行了针对粤方言区的发音缺陷进行了绕口令练习;有的组在导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从字母、音节到词语再到句子的发音练习;有的组以谈话的方式进行,教练在学员说话的过程中纠正其发音偏误;有的组将发音方法编成一首歌曲,在唱歌中练习发音。虽然这些训练方法各有不同,但都大大提高了学员们的普通话水平。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项目官员蔡聪汛先生亲临工作坊现场,密切关注学员们的学习动态,并对课程设计和教师团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专家们齐上阵,助力学员专业发展

7月26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常务副校长傅爱兰教授《高效中文拼音教学法》,给学员们带来一场实效性超强的盛宴。傅教授强调学生学习必须重视学习过程的逻辑,学习普通话要用科学的方法,摆脱学院专家生硬的分类及术语。在课堂上,傅教授还与学员们进行了积极互动,学员们上台表演实践,傅教授加以引领与指导,内容丰富,思路清晰,使本次课程达到了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趣味性的高度有效统一,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课程!首席专家文学院张舸副教授的《普通话基础》《普通话教学设计与实施》《模拟课堂教学及评价》系列讲座和黄埔区资深教研员冯迪鸿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评估指导》,为学员们的专业水准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后测评估考核,学员展示分享

8月1日,在这特殊的节日里,学员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评估考核这一关。正如学员们所讲:前测是诊断问题,后测是学以致用;三周满满的专题讲座和实践操练的效果就在考核展示中呈现;普通话笔试和口试、教学设计方案评比、模拟课堂教学考核,一关一关地过,一级一级地升,不知不觉地普通话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刚开始报名时的那些顾虑和畏难情绪早已抛在脑后;我们在忙碌而充实的学习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调整了身心,而且还收获了友谊,课堂内外的笑声充盈在研修全过程。

名中医深入课堂指导,学员们走进基地研修

研修过程中,还别开生面地设计了中医体验的课程。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范德辉教授讲授了《教师常见职业病的居家调理》,让学员们从中医文化的角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范教授首先指出了常见的教师职业病,分析了各种病症产生的原因以及调理的方法,指出了教师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传授了一些维护健康心理的方法。范教授从“身”“心”两个方面侃侃而谈,亲自为龚伟钦等几位学员治疗,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名医讲座,受到全体学员们高度赞赏。郑海燕副教授带领学员们分别走进黄埔军校、省博物馆和广州南国学校,学员们从实地观摩交流中,了解到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感受到广东省博物馆的地域属性和行业特点,大胆、现代、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以归形于“藏”的点睛之笔,体现粤博的职能属性和粤博人专精于藏的精神气质,展现粤博标志及广东省博物馆海纳百川、古今并包的风格气度。李荣荣校长为学员们介绍了南国学校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南国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李校长指出,一个国家的强盛不衰是因为其文化的强大,同样,一个学校有独特的文化底蕴,才能够有长远的发展。李校长带领大家参观了南国学校的校容校貌,让学员们切身感受到南国学校的文化气息。学员们分成初中组和小学组,与授课教师一起观看课例视频,感受广州教师的教学风格,一起交流探讨。教育理念的碰撞和教学方式的迥异,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上也要尝试改进。这次实践观摩对两地教师探讨教育教学交流合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19天的培训让香港教师感受颇深。如陈希琳老师在结课仪式发言时说,一开始是带着“怀疑”来,没有期望19天的学习能够有太多的收获,然而在学习结束时却深深感触,高质量的专业设计、高水平的专家学者、高水准的教学方式都让她深深地沉浸在学习中、收获良多;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李一鸣老师经过此次培训后,感受到华师“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校训精神,说要把它带回香港讲给同事和学生们听,以此为教育契机,助推粤港两地教育交流进一步发展。据调查,学员们对该项目的整体满意度为95.8%、培训成果与收获满意度为91.7%。

此项目的培训周期为一个月,华南师范大学培训只是开启研修旅程的一个段落。据了解,华南师范大学项目专家团队还将赴香港,走进学员所在的学校进行视导评估,夯实培训效果,让普通话语言教学能够在香港有更高的品质,让粤港两地教师的交流有更深的层次。

作者/通讯员:温小惠 郑海燕 | 来源:教师教育学部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