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校园 /2019-6-28 17:14
粤港澳高校专家学者齐聚华师探讨“金课”建设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作者:教师发展中心|摄影:教师发展中心供图|编辑:杨柳青
47422

6月20-22日,由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指导、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和超星集团承办的“融合•创新•质量:粤港澳高校‘金课’建设高峰论坛”在我校召开。

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68所高校的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及骨干教师代表和媒体代表近400人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文海、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学会副会长张克军出席开幕仪式并为论坛致辞。开幕仪式由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启买主持。

陈文海以“‘金课’建设,华南师范大学的探索”为主题作了专题报告,探讨了“金课”建设的意义、内涵、发展模式与路径;阐述了“金课”建设与教师发展、教育教学改革融合创新的思路和实施框架。陈文海指出,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华南师范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和课程建设,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改革与建设,在振兴本科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和优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开出成效,为推进高校“金课”建设和本科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凝聚力量,也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粤港澳高校架起一座长期合作的桥梁。

陈文海

张克军在致辞中强调,“粤港澳高校‘金课’建设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是广东也是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特别是高校课程建设合作的一件大事。希望各高校充分认识“金课”建设的重大意义,大力加强“金课”建设,既要建好“金课”,更要用好“金课”,让“金课”建设真正惠及人才培养。他期望各高校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课程与教师队伍建设合作,在一流课程建设、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金课”建设的内涵

什么是“金课”?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陆昉,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育学部副部长李芒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焦建利,分别做了题为“推动课堂革命,打造混合式在线‘金课’”、“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北大教学改革探索”、“大学‘金课’的关键特征分析”和“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的报告,从“金课堂”入手,从不同视角研讨“金课”的内涵、特质及教学策略。

陆昉

陆昉认为,“金课”必须坚持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以学生研讨为主,课堂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教师需要在思想上转变观念,淘汰陈旧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重构新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课堂变革。以学为主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混合式教学,它将优质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引入实际的教学活动,改变课堂教学形态,从而形成混合式金课。他分享了复旦大学引入美国以学为中心的在线课程质量标准(QM标准),并修正制定了33条FD-QM混合式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的经验。该标准已成为上海市优质混合式在线开放课程的遴选标准。陆昉还从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教育部高教司将推动成立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要做的七件事情,以及利用信息化技术有效开展教师教学发展培训项目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推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专业化发展。

孙华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来解读“金课”。他指出,课程建设应立足学生的体验和学生的未来。他还分享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为根本使命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打破教育的边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打破学习的边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科学习的交叉;打破学科的边界,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专业;打破师生边界,鼓励小班谈论和跨学院本科生项目等。

孙华

李芒认为,“金课”是能培养卓越人才的优秀课程;大学教学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能体现未来英才特征的课程就是“金课”,包括好奇心、审辩式思维、勇气、协作性、创造性、想象力和包容性等;大学“金课”必须具有“六度”,即:难度、深度、广度、高度、强度和温度。

李芒

焦建利认为,“金课”就是好课,“金课”建设的根本是教师重视教学。从信息技术支持课程的角度分析,好课具有五个特征:有趣,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能达成教学目标;高效率,在单位时间内能实现的教学目标更多更好;生成性,能让学生深度学习,师生共同创造和动态生成的课堂;互动与参与,能通过各种设备和工具实现师生的课堂互动。同时,数字时代的“好课堂”需要具备如下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有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有开放的教育资源;学习真正发生;混合式学习。

焦建利

“金课”建设的路径

如何建设“金课”?我校陈文海副校长和本次论坛的部分粤港澳高校主讲嘉宾分享了所在学校在“金课”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陈文海在报告中分享了华南师范大学在 “金课”建设方面的五大举措和保障“金课”建设的四大措施,并介绍了课程建设的特色项目,包括全英课程建设、双语课程建设、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等。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孙建荣做了题为“大学人才培养:专业中科目之质量”的专题报告。他将高校人才培养分为课程(或科目)、专业、学校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并结合个人在北美、香港、澳门三地所积累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改革经验,重点从课程这个层次探讨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孙建荣

香港理工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总监陈小华和教学发展主任周菁联合做了主题报告“建设高质量的课程——香港理工大学的分享”。据介绍,相对于课程发展的经典模型——“投入—过程—结果”模型,香港理工大学的课程建设则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发展模型,同时比较重视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和混合式的学习方法;教学发展中心在结果导向的课程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制定评估标准,帮助教师评估学生。

陈小华

香港岭南大学教与学中心总监吴美华和教学发展经理庄敬博士联合做了主题为“博雅大学教师发展:融入资讯科技的专业发展课程”的报告,分享了香港岭南大学将信息技术融入博雅教育,推动高质量课程建设和教师成长的经验,以及《教与学发展计划》在信息技术与教学及评估融合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吴美华 庄敬


“金课”视域下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

教师是“金课”建设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如何支持教师的教学成长与专业发展,助力“金课”建设?本次论坛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超星教师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嘉宾共同探讨,并分享各自的经验。

香港中文大学学能提升研究中心主任秦家慧以“推动教与学政策——教师发展中心的角色”为题,分享了该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和推动教师教学发展的经验。她指出,学能提升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优质教学、协助监管教学质量、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支持学能提升、开展教与学学术研究工作。

秦家慧

澳门大学教与学优化中心主任王嘉祺通过同步在线视频的方式参与了本次论坛,分享了“数位时代教与学之挑战和机遇@澳门大学”的主题报告。据介绍,澳门大学教与学优化中心的使命是促进和支持澳门大学的卓越教学;多年来他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硬件投入、教师发展项目支持、组织教师学习社群活动、优化教学、优化课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中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黄伟娥在主题报告“中山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中,介绍了如何围绕质量提升这一核心,以教师培训和督导工作为主要抓手推进“金课”建设的经验,重点分享了“金课”建设督导机制建设、具体运作流程、教师评教机制与评教标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黄伟娥

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项聪以“华南理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为主题,系统介绍了该校“理念统一化、活动个性化、组织多元化、制度系统化”的总体思路,重点介绍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核心举措及成效。

项聪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启买在“以‘金课’建设为引领,探索高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与体系”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坚持“以学为中心”理念,以教师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助力学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探索与经验,具体包括:构建了高校教师“进阶发展—师德贯穿—分层共享”混合式校本研修体系;探索了“线上线下联动,即学即培即用”的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建设了“学—练—研—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支撑环境等。

陈启买


“金课”建设的支持环境与平台

超星集团董事长史超和教师发展研究院产品总监张乔为、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部主任杜炫杰,分别做了“信息化环境支撑‘金课’建设”、“移动互联时代创新模式助力教师发展”和“智慧教学融入‘金课’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的报告,分别从智慧教学系统、教师发展业务管理系统和智慧课室三个层面,介绍了各自在“金课”建设与教师发展信息化支持环境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史超

张乔为

与会代表在大会结束后,还参观考察了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智慧课室和教师成长支撑环境,并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据悉,本次高峰论坛是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 “金课”建设目标时隔一年后,粤港澳高校首次召开的以“金课”建设为主题的大型高级别学术论坛。本次论坛获得全国各地高校的普遍关注,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昌大学等众多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的参会。

参观教师发展中心

与此同时,本次大会开设网络直播,包括粤港澳在内的全国约1000位同行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参与了大会。论坛参会代表普遍认为,本次论坛提供了极具前沿性和代表性的教师发展理念与思路,为高校“金课”建设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开启了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教师发展领域跨地区、跨高校融合与协同创新的深度合作,给参会代表带来了思想与思路启迪和高质量的会议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