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周年校庆 | 文学院举办“珠江人文讲坛”85周年校庆系列讲座

2018-11-12 15:47:01
85周年校庆

“珠江人文讲坛”系列报告第四十五:

祖漪清论人工智能技术与语言研究

11月9日,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祖漪清应邀到我校文学院作题为《人工智能技术与语言研究》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也是校庆8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讲座由我校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科带头人邵慧君教授主持。我校文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等学院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暨南大学文学院的甘于恩教授都参加了这次讲座。

祖漪清高级研究员师从吴宗济、林茂灿,多年从事多语种语音合成研究,2003年曾带领摩托罗拉多媒体团队实现全球首次嵌入式中英语音合成系统的商用化,并在当时摩托罗拉多款中高端手机中应用,2010年至今则带领科大讯飞多语种团队建设遍及美洲、欧洲、亚洲三个地区的二十多种语言的商用语音合成系统,在多语种研发工作中,提交和获得了多项专利。

人工智能有三个台阶:运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祖漪清老师先重点介绍了“感知智能”的研究内容:“感知智能”要求机器能说、会听、会看、会认,包括听觉、视觉、理解三个方面,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属于听觉方面的研究。祖漪清认为,尽管如今讯飞在感知智能,尤其在语音合成与语音识别方面已经达到了实用,但在认知智能方面的研究仍面临很多困难。

祖漪清所在的科大讯飞多语种研究团队主要研发智能语音系统。基本的智能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识别系统、翻译系统和文语转换系统。其中,文语转换系统是最基础的系统,包括文本输入、文本分析、语音学符号系列生成及其通过声学合成器的形成波形。祖漪清指出,从20世纪30年代最早研发的文语转换技术合成器开始到近两年的端对端技术,机器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对易获取知识的依赖逐渐降低,但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实际上都是基于对语言言语产生过程的深刻理解的。由此,祖漪清提出,语言学家对语言研究的目的和AI工程师是不同的,前者的目的在于探索语言的内在规律,后者的目的在于探求能够使计算机系统从经验和数据中得到提高的技术,但两者最终会综合地作用于智能语音系统研发当中。

此外,祖漪清还从多年的研究经历中体会到,语言中孤立词的研究并不能反应语音的全貌,连续话语中还有大量的秘密有待揭示。人的计算能力很难解释基本音段的声韵调参数在复杂语流中不同音段环境和不同韵律环境中的变化,而计算机文语转换系统的计算能力则可以采用相对大量的连续自然的语料,要想比较完整地把一个语言开发出来,人的归纳能力和机器的运算能力缺一不可,亦可称之为“人机耦合的研究方法”。

最后,祖漪清对其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提出:(1)语言研究的目的是揭示语言之下的智慧本质,是要打通认知之路;(2)语言研究需要深度和广度,深入的语言研究一定需要多语种的证据;(3)黑盒子般的神经网络系统不能解析语言知识,但它能为语音研究发挥作用;(4)未来的语言研究需要整体思维,人机耦合的研究方法是必然趋势,只有运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才能在语言研究方面走得更远。

简练而精彩的讲座使在场师生听得津津有味,且受益良多。在互动交流环节中,祖漪清就同学们提出的背景噪声消除、语气词和咳嗽声的特殊识别、地方口音和语速过快在语音识别中的处理、语篇语料获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博得了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在讲座的结尾,祖老师引用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胡国平在2018年9月20日世界人工智能峰会上的一句话:“更需要关注的是语言之下的智慧本质,我们认为语言只是智能的表层和载体,更多的智能在语言之下”,并对AI时代的语言研究表达了殷切的期望。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德国科隆大学教授格辛娜·穆勒主讲世界文学面临的跨国族挑战——出版加勒比作家

作为校庆85周年系列活动内容之一,10月24日下午,德国科隆大学教授格辛娜·穆勒(Prof. Dr. Gesine Müller)应邀到我校文学院作了一场名为《世界文学面临的跨国族挑战——出版加勒比作家》的讲座。穆勒教授现任科隆大学罗曼语言文学系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全球南方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者。我校文学院教授、微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滕威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并就讲座内容为听众做了简短的翻译概述。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部分师生聆听了讲座。

首先,穆勒教授阐述了学术界关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与“世界上种种文学” (literatures of the world)的两个概念讨论。她梳理了“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这一概念从歌德到弗兰克·莫莱蒂的变化过程,还区分了单数形式的“世界上的文学” (literature of the world)和复数形式的“世界上种种文学” (literatures of the world)和区别。在谈及世界文学的特质时,穆勒教授分享了五个要点:多语性(multilinguality)、运动(movement)、全球-本土(global-local)、不稳定的(non-settledness)、以欧美为主导(the dominance of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然后,穆勒教授重点介绍并分析加勒比文学的出版和传播过程,她认为加勒比文学独特的跨国族属性,使得它比世界上其他文学传统更能帮助我们重新定义“世界的文学”(literatures of the world)的概念。因此,这次讲座穆勒教授以加勒比文学为例,探讨了跨国族性,尤其是对如何克服“中心——边缘”这一接收逻辑。


陈瑞琳论从“风月”到“风云”:海外移民作家比较谈

10月16日,校庆85周年系列讲座活动暨文学院“珠江人文讲坛”系列报告第四十一讲、跨界创意文化系列讲座之四:“从‘风月’到‘风云’——海外移民作家比较谈”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文一栋举行。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是陕西师范大学高研院的陈瑞琳教授。

陈瑞琳教授旅美多年,曾任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现任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兼任国内多所大学特聘教授,出版多部散文集及学术专著《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陈瑞琳海外文学评论集》等,被誉为当代海外新移民华文文学研究的开拓者。讲座由凌逾教授主持,杨挺教授、文学院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陈瑞琳教授认为,北美汉语文学创作已超过百年历史,是北美华人移民历史经验的产物,具有跨越国界的特征,对汉语文学的拓展有深远的意义。凭借对北美华文文学的深入研究,陈瑞琳教授指出,北美汉语文学兴起主要有三大浪潮,一是20世纪60年代由台湾作家掀起的北美“留学生文学”大浪,涌现出於梨华、白先勇、欧阳子等一大批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书写战乱流离之苦,围绕生命经验展开,个体的苦难体验容易引起海外学子的共鸣。二是北美“草根文学”的独特存在,以“金山作家群”为代表,表现几代海外华人在美国拼搏史的血泪悲欢。三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大陆国门渐开、留学政策的开放,一大批在国内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大陆作家怀着敏感与激情在北美掀起了“新移民文学”的巨波大澜。陈瑞琳教授认为北美新移民女作家与男作家的写作各有特点,并介绍对比相关作家作品。

陈瑞琳教授把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的贡献归纳为“离散”的经验与“回归”的反思,多先经历对异国文化的“异”和“隔”,之后才达到“同”和“通”等境界。女作家看重人的本源意义,善于在纷纭复杂的情感世界中再现人的冲突和力量,并比较分析了严歌苓与张翎两位女作家的作品风格:严歌苓善于书写人性两极戏剧性的冲突,是“刀锋上的舞蹈”;张翎则通过写“灰色地带”来展现人物的丰富性,达到对人类疼痛的悲悯与医治。陈教授把北美新移民男作家的创作特点归纳为“探秘”与“寻找”,认为他们喜欢写燕赵悲歌,善于走进大历史的隐秘角落,发现各种逼近真相的春秋传奇,并为大家介绍了哈金、卢新华、少君、薛忆沩等作家的相关作品。

最后,陈瑞琳教授就老师与同学们提出的新移民语言风格、乡愁文学与移民文学、海外华人文学与华文文学的根基和走向问题,进行了交流。陈瑞琳教授借用诗句表明心声:“游历海外多年,中文是我唯一的行李”,近三十年的海外生活经历,给了自己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祖国、珍视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在新的时空距离下更好地审视不断发展的中国现当代文坛,也有了更超然的胸襟和独到的眼光来看待今天仍在“流动着”的“新移民文学”。移民是流动的过程,只要有流动就会不断衍生出乡愁;而今天的移民文学要超越乡愁,尝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家乡和母国,而不应局限于出生地和语言、更不能仅停留在浅层愁绪上,毕竟,文学的“同”和“通”是一种源于人性的共同关怀,好的故事也应该指向的是生命的存在,即书写人类合理的存在方式,抵达灵魂深处的自由状态。

作者/通讯员:何春桃 霍超群 张 衡 | 来源:文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