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8期通识教育教师研修

2018-06-13 09:05:23

“教学应体现‘以学为中心’的理念。”“通识教育带给学生的应该是‘思考点’,而不是‘知识点’。”6月8日,华南师范大学通识教育教师专题研修分享会在石牌校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参与研修的40多位教师在许桂清老师的带领下,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组织方式、通识教育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模式等问题分组开展讨论,并自由发表观点。分享结束后,教务处处长熊建文,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启买、副主任王颖对此次专题研修进行总结,颁发学时证明。

2018年春季学期通识教育教师培训(总第8期)从5月10日开班至6月8日结业,持续近一个月。研修分为三个模块,学员们先在“砺儒云课堂”线上自主学习通识教育的历史演进、理念和目标,然后通过连续三周的校内专题研修,学习了华师通识教育改革发展概况,如何申报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教学大纲撰写、通识教育课堂教学方法等内容。作为研修的第三个模块,5月31日至6月1日,学员们集中在复旦大学进行专题研修。

在复旦大学,老师们学习、观摩了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精心组织的2场主题报告,3场教师经验交流和5场课堂教学。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国外通识教育课程和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新一轮建设的主要举措,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建立有根、有魂、有效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任军锋教授、物理学系金晓峰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杨继教授分别交流了“西学经典.战争志”、“人文的物理学”、“生命进化论”等三门课程的教学经验。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刘丽华详细介绍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通识教育课程组织模式,助教的管理、教学大纲规范等。老师们还分组进入到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课堂进行观摩学习,观摩了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三国志》导读”、“《共产党宣言》导读”、“《理想国》导读”、“人权与法”共5门复旦大学具有代表性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研修期间,学员们对通识教育的热情被充分激发,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老师们积极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讨论与交流。分享会上,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修,他们对通识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上好通识教育课有了更大的信心。“通识课程的教师需要在自身专业研究的基础上,努力使自己成为具备较强的学科跨越、交叉与综合能力的老师。”地理科学学院郭程轩老师在分享会上说道。“通识课不是专业课,也不是科普课,应具有一定的深度,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考。”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何琴玉老师在研修后表示。城市文化学院的刘莉芳老师认为:“通识教育应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进行建设,体现华师特点。”

此外,学员们还根据学校实际,对通识教育管理提出了建议,如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通识教育管理和建设;成立课程模块教学团队,指导通识课程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让通识教育的理念深入师生;加强通识教育教师培训,给老师们相应的具体指导。

我校通识教育自2012年开始系统建设,围绕“立德树人、追求卓越、自主发展”的本科教育理念,开设七大通识模块,目前已经开展了九批通识教育建设项目,已有66门课程列为通识教育建设项目、39门课程列为通识教育课程培育对象。此次研修首次系统设计通识教育教师培训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受到了参训教师的广泛好评。


作者/通讯员:张裕瑜 |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