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2014-11-12 11:39:40
大学立心

罗曼·罗兰把他的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概括为“高贵的精神隐修院”。从上一个驿站出发到这个驿站,或许人的一生也难再有这样一袭可爱的岁月,让我们摒弃一切杂想,捧书阅读。四年匆匆,想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重量,唯有踮起脚尖,去触摸大学的高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自新,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千百年来,这应该是对“大学”二字最熨帖的诠释。

后人把这三者称为三纲。实现三纲的步骤被名为八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八目始于格物致知,探究事物本质获得知识,然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能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难理解的是,人格的建立,道德的完满,从古时始,便是中国大学隐修的最高精气神。

朱熹的《大学章句》如此记载,古人满八岁,无论是王亲贵族抑或是平凡百姓的孩子,都先入读小学,学习洒扫庭除、与人相处的礼仪,然后学习音乐、射箭、写字等六艺。到了十五岁,才进入大学,进行更深 “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的修习。可见往后的大学文明正是发轫于此。

《礼记?学记》描述道,古时大学开学,天子率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主持须穿戴皮制弁帽的朝服,用菜蔬祭祀先圣先师,教以学子尊师重道;并要求学生吟诵《诗?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反映君臣关系的三篇,使他们一开始就懂得“学而优则仕”,读书求学是为国家社会奉献;正式入学时,还要击鼓启箧,端正学人态度。大学的宗旨在于立人,人的高贵在于人格的建立,追求道德的完满。如此隆重而繁琐的入学仪式,是大学立人的开始,也是大学学子成长与成熟的发轫。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逐渐学会明辨志向,与人为乐,亲近师长,选择朋友,最后做到触类旁通,这是大学对每一个学子的希冀。如果大学真的是一座院落,而大学里的立人与对学问的追求又不能代代相承,总有一天,这座院落会坍塌。我们以为,大学的高贵,在于大学的立人与学问得以代代延续积累,生生不息。而这样的传承,全系在师生二者身上。民国时期著名校长梅贻琦为此提出了著名的“从游论”。他认为,学校就像水,老师和学生是置于其中的大鱼和小鱼,大鱼前导,小鱼尾随,这就是从游。如此既久,师生之间便能通过耳濡目染来实现潜移默化。如此的师生授受,每一所大学值得拥有。

大学之道,因为坚守而愈见高贵。“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1980年,华南师大76岁的教育学老教授汪德亮退居教育二线,学院准备安排“专家楼”给这位在华师任教30多年的先生,可他执意不搬,坚持留在1950年代又窄又矮的“白鸽笼”。但退休的他没有因此就在家安度晚年,而是担任华南师院的顾问以及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会、少先队研究会和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的顾问,继续发挥余热。年过古稀的他守着30年前就该“退休”的小房子,仍致力于教育问题研究。直到临终前他立了一个遗嘱,吩咐家人在他死后把骨灰埋在师陶园陶行知塑像后面的一棵木棉树下,以表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一位大学教师,甘愿守着清贫,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如此忠贞,无时无刻不忘传承,直至献出自己的一生。他,因坚守而高贵,而华南师大,因为拥有他和一大批高贵的灵魂,而弥足高贵。

大学,是一所高贵的精神隐修院。大学,守着立人、研究学问的职责,而当你,作为一名学子,承担起这一份职责的坚守与传承时,你便触摸到了她的高贵。携着这一份高贵,你从华师站再出发。

作者/通讯员:黄秋华 姚梓晴 吴炫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