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院王为教授:两次上央视,钻研地理38年

2017-12-21 14:04:22
人物

2017年7月24日,CCTV10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专题片《惠东奇湾》播出。

在节目的考察队伍中,一个头发花白,身着蓝色登山服的研究者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带领着队伍在广东省惠东县的海滩附近进行考察。

他就是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为教授,长年从事海岸地形地貌的研究,有着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

 

探寻“蓝眼泪”的秘密

2016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广东省惠东县的海滩附近突然出现了一道让人意想不到的美景。只见一道道泛着蓝色荧光的海浪,从海面上不断涌来。在夜幕降临时,整个海岸就像是被蓝色的火焰点燃了一般,这样如梦似幻的场景让目睹的人们无不称奇赞叹。

但是,海面上这些泛着蓝色荧光的物质是什么呢?就在“荧光海滩”事件发生不久,惠东县的渔民们就发现,附近海域内的渔业资源在不断减少。“荧光海滩”的现象吸引了央视《地理·中国》摄制组的注意。2017年1月,王为受邀加入摄制组的队伍,对出现在这里的谜题展开科学考察。

王为发现,在惠东县最南端的大星山的北侧,有着一东一西两道海湾,背靠背地紧紧相邻。东侧的海湾名叫红海湾,西侧的海湾叫做双月湾,它们与大星山南侧的海湾一起,构成了“三湾叠抱”的海岸地貌,而双月湾与红海湾中间,有一道月牙形的渔港,正是这道渔港与双月湾组成了“双月齐辉”的罕见海岸地形,名噪一时的“荧光海滩”就出现在其中的双月湾。

随后,王为一行在红海湾和双月湾考察,取样后发现“三湾叠抱”的海岸景观,一方面说明惠东县的近海海底适合泥沙物质的沉积,另一方面也容易让海水的漂浮物在这里聚集。在三个海湾中风浪最平缓的就是双月湾,这恰恰为造成“荧光海滩”的物质在这里大量聚集提供有利的条件。

“荧光海滩”发生时,有网友拍下了两张照片,一张照片显示海浪的边缘位置,是一些散发着蓝色荧光的细小颗粒;另一张照片则是游客脚下一个非常清楚的荧光鞋印。王为判断,给惠东县带来“荧光海滩”美景的是一种被称为“蓝眼泪”的浮游生物。“蓝眼泪”是一种体长不超过两毫米的颗粒状浮游生物,它们可以发出微弱的蓝光,处在繁殖期的微小生物大量聚集,如果被海浪冲上沙滩,就会形成“荧光海滩”的美景。

王为经过调查研究认为,由于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原本在春夏之交不会受到洋流影响的惠东海域在2016年的5月初受到了来自外海的暖洋流的影响,这种能够大量繁殖的发光生物“蓝眼泪”就这样被暖洋流带到了双月湾。也正是因为厄尔尼诺使海域水温升高,海水中的珊瑚礁死亡,作为鱼类饵料的微生物也因缺乏适合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进而导致渔业减产。

发生“荧光海滩”和渔业减产的原因水落石出,并且当海水温度回落之后,海底会有新的珊瑚礁长出,惠东县的近海渔业也会再次丰富起来,这一调查结果缓解了渔民们的担忧。

其实,这已经是王为第二次登上《地理·中国》节目。早在2016年9月21日播出的《地理·中国》栏目专题片《沧海印记》也对王为进行了采访,报道王为以大鹏半岛为例研究深圳的地理地貌变迁,并且对大鹏半岛的海岸地貌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 

 

野外考察危险重重,破庙过夜

1978年,王为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在华师读硕士的时候,王为经常一个人外出考察,从福建的闽江口到广东沿海再到海南岛,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有一次王为独自一人在海南岛沿海考察,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周围一片漆黑,海南岛沿海的防护林非常深也非常宽。王为兜兜转转,无论如何都走不出防护林,碰到了俗称的“鬼打墙”。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土地庙,但是一个人也没有,王为只好裹紧军用雨衣在庙里睡了一晚。他笑称:“那时候晚上不用担心有坏人,就怕有野兽。”

以前的交通不发达,王为每次去野外考察只能乘坐班车。一不小心没注意时间,王为便会错过返程的班车。班车一天只有一趟,错过了就要等第二天才能回去。晚上找不到地方休息怎么办呢,王为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他等司机停车离开后,偷偷地掰开车门进去睡觉。王为摆摆手说:“在外面考察,没那么多讲究的。”

1988年,王为在港大读博。期间,有一天正处于台风过境前后,风浪很大。王为和同学为了获得最准确的数据资料,结伴前往香港长沙湾进行海岸测量。测量完成后,海滩天气晴朗,王为和同学就在海湾冲浪。海湾中有一个位置海浪冲上来后,退流特别强,王为的同学刚好就在那个位置,一动就会被海浪冲走。王为说:“当时情况紧急,我同学一抬脚就会被海浪冲到海里去。我在后面推他,几次以后才把他推到岸上。”

回忆起在港大求学的日子,王为说:“那时的导师只是给你指方向,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要教你怎么做。然后要自己钻研,再没人管你了。很多国外毕业的博士,他们研究的方面非常尖端,就是这个原因。”在这种自主的学风影响下,王为在港大看完了所有的英文地理学期刊,每期不落,这也为他今后的地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预测风暴潮重现期

1996年,王为从香港大学地理地质系海岸地貌专业博士毕业,与广州地理研究所成员李平日、黄光庆等人以及香港大学教授严维枢合作参与课题并编写《珠江口地区风暴潮沉积研究》一书。王为的导师曾昭璇曾评价:“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把风暴潮沉积这类较少人涉足的沉积学基础研究,与作为台风暴潮多发区的珠江口的应用紧密结合,从而做出了新的贡献。”

《珠江口地区风暴潮沉积研究》一书主要通过研究珠江口风暴潮沉积来还原风暴潮发生的过程。当时中国该领域的研究少人涉足,只有20世纪70年代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严钦尚、许世远研究长江口风暴潮,以及广东的王为、李平日等人研究珠江口风暴潮。

风暴潮对粤港澳地区的影响非常大,由风暴潮衍生的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该书对风暴潮的研究为广东省气象局预测珠江口地区极端性风暴潮的重现期,减轻风暴潮对粤港澳地区的破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支撑。

 

“认认真真学习,认认真真研究”

“王为非常优秀,尤其在学术方面,研究得很深刻。”黄少敏教授道。

王为说,“我的老师们都是认认真真学习、认认真真研究。我也跟着他们认认真真学习,认认真真研究。”回忆起当年在导师的带领下进行野外考察,王为说,野外考察时,他们特别爱护学生。“吴正导师曾经研究过沙漠,比较耐旱,在野外考察时,他的水都给我喝光了。”

1996年至今,王为在华师担任讲师,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等,他说:“地理系的学生如果不到野外去考察,那就很难算是地理系的学生了。”王为曾经学习河流阶地,课本上就有相关内容的介绍。后来黄少敏带王为和其他学生外出考察,问他们附近有没有阶地,“当时我观察认为没有阶地地形,老师就提示我说那些同高度的山头连起来就是一个阶地地形。南方因为雨水多,冲刷强,阶地都被切割成一个个小山包。所以要把相同高度的地方连起来,才能还原出阶地地形。这些东西如果不到野外,光看课本是学不到的。”王为说。

王为治学严谨,学生称其为地科院的“四大名捕”之一。他的学生郑万里回忆道:“记得有一次做粒度的实验,由于我们的粗心没有把很小的颗粒筛选出来,王为老师要求我们那些样品全部都要重做。”在他的眼中,王为教授虽然看上去比较严肃,但其实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在野外考察的时候会和学生们讲一些趣事和笑话,在上课的时候也会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便于同学理解。

王为从事地理的学习研究,迄今已经38年了。岁月悠长,但是他从未停止过地理研究的脚步,“其他的没想过这么多,我现在手头上还有课题要做,过两天又准备收拾收拾行囊带着学生去野外考察啦。”

 

(图片由受访者供图及来源网络)

作者/通讯员:李仪 杨璐 陈俊杰 贾佩霖 方若玉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