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要有社会视野和关怀

——专访中山大学周如南老师

2014-10-24 17:01:33
专题大学返乡者

近年来,每年几百万本科毕业生离开校园走进招聘市场。面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的激烈就业竞争和生存压力,有人选择回到故土,希冀从记忆的土地中找寻未来的路。寒暑假,不少在校大学生回到家乡,寻觅熟悉而陌生的过去和现在。

周如南,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健康传播、公益传播、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等研究,腾讯新闻网特约新闻观察员,马丁堂学社社长

华南师大报:寒暑假或毕业后,一些大学生返乡支教或就业。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周如南:大学生支教和就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事情,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支教。一方面,从大学生的社会视野来讲,我们肯定他有着基于城乡地域不公平的社会关怀,然而,它存在很多的不足。这在于它是一种外部力量的介入,最终还是不能打破乡村原来的战略性的结构性的问题,所以,乡村需要“内援式的发展”。乡村要有自我生产的力量,外部给它提供环境支持。大学生返乡就业是很好的途径,这与支教完全不一样。首先,这里是他的家乡,他有一种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感情的依附,有全心全意为故乡发展谋前途的动力。另外,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资源动员能力较好。但不建议大学生毕业后立刻返乡创业。

华南师大报:大学生毕业后因为在大城市没有找到工作而回到故乡,这是一种“弱势的回归”吗?

周如南:根据“中国城市新移民”研究,涌入城市的人口一般分为三类:劳工型移民,经营型移民和智力型移民。来自农村或城镇的大学生群体属于第三种,很多时候被称为“白领阶层”或“技术工人”。当他们在城市无法实现阶层流动时,会选择回到故乡发展。因为,首先他的家人在那里,有一种情感依附。另一理性考虑是可以利用当地熟悉的资源。

华南师大报:在乡村城镇化和三四线城市提高现代化水平进程中,大学生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

周如南:返乡大学生有三种类型,一是刚毕业,充满着理想主义和激情的青年人;一是在城市发展中遇到瓶颈的;还有就是经过成熟思考,预见农村市场和发展潜力的人。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有知识的群体,但他的角色非常暧昧。一方面,他有内部的社区归属感;另一方面,他又有一个外部视角,有外部的资源动员能力,他有内外性,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内部人。但他们具备技术、市场意识和对外部世界的一些认识,使大学生未来可能承担乡村与现代社会对接的社会角色。

华南师大报:大学生在城市发展不如意而返乡是否会造成社会结构僵化?

周如南:这是社会结构僵化的结果。他由于在大城市中无法实现人生的向上流动,所以退而求其次回到中小城市或乡村,试图通过其他途径实现阶层流动。这是非常正常的。

在目前,中国过度的畸形的超大城市的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基于自我意识的返乡,一方面可以回应我国大政方针中城镇化的趋势和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回馈乡村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我觉得,原则上我们还是鼓励这样的一种潮流。

华南师大报:对乡土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返乡大学生需要符合很多条件,偶然性非常大。您如何看待这问题?

周如南: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应该多元化,但由于目前资源分配不平衡,所以即使他有想法也不敢选择。最终要实现国家整体改变,包括资源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农村地区需要发展,这是前提,但我们不能仅靠符合很多条件的返乡大学生。这必须有常态的机制,可以使源源不断的人才回流到乡村地区和城镇地区来支持当地的发展。

作者/通讯员:张葆瑜 陈燕燕 | 来源:未知 | 编辑:华师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