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卢晓中教授谈“双一流”建设

高等教育迈向辉煌,要找到“中国基因”

2017-09-28 11:23:45
卢晓中“双一流”建设
编者按:“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到高校都给予极大的重视,社会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华南师大报》采访了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卢晓中教授,谈如何进行“双一流”建设。

 

华南师大报:“双一流”建设名单刚刚正式公布,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双一流”建设好像和“985”、“211”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换了说法,您怎么看?

卢晓中: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一个特征,就是根据组织既有的“身份”,来确定拥有什么样的地位及获得相应的资源配置;同时,这种身份往往又是相对固化的,没有竞争机制,因而缺乏动态流动。这种“重身份论”甚至“唯身份论”的资源配置方式,加之身份的固化,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活力。

“双一流”建设政策与“211”“985”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破除身份固化,即动态身份、注重绩效,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去身份化”行动,即去掉类似“211”“985”这种相对固化的身份。

 

华南师大报:真的能“去身份化”吗?

卢晓中:身份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实际上是难以“去”掉的,而且它又作为一种可能的未来存在所具有的内在动力机制功能,对于组织和个体的发展还是必不可少的。打破固化的“身份”或“唯身份论”,与“去身份化”并不是一回事,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

“双一流”建设现在要做的是必须切实革除过往固化的“身份”弊端,使“身份”不仅成为给予高等教育“秩序和结构”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且也真正成为大学和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

 

华南师大报:您认为“双一流”建设下一步应该如何推行才能取得更加实质性的进展?

卢晓中:“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新时期的新样态、新导向,其基本策略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来促进“双一流”建设。我个人认为,从国家层面,要构建起“双一流”建设的分类体系,以便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精准定位,分类建设。而对具体的大学而言,则是需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来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显然,这也是在高等教育发展领域的一种抓“关键少数”的重要方略。

 

华南师大报:请问您能进一步解释“抓‘关键少数’的重要方略”的含义吗?

卢晓中:抓“关键少数”就是要厘清高校学科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高校学科建设的协同化。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学科或都要建成一流学科,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当前一些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组建跨学科的学科群或学科集群,其中学科群或学科集群中既有一流学科,也会有非一流学科。我个人觉得,这不失为协同高校学科与一流学科建设关系的重要选择。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学科群或学科集群的组建必须是建立在各学科间有着内在的学理联系的基础上,并且能真正体现出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而不是简单的“拉郎配”,拼凑起一个学科群或学科集群,学科群或学科集群内的各学科之间毫无关联或关联不大。更不是为了借此扩大高校的一流学科资源的覆盖面(这种扩大只是形式意义上的扩大,而非实质性的扩大)。若是后者,显然是违背了现代大学的发展规律,最终也建不成“双一流”。

 

华南师大报:我们注意到,当前“双一流”建设还是针对少数研究型大学,而多数非研究型大学实际上也需要建设。如何为这些没有进入国家重点战略的“多数”来研制相应的政策和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呢?

卢晓中:这个问题很重要,也是“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后引起人们热议的一个“热点”。我认为在建构“双一流”建设分类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对我国高校分类体系作出政策完善,尤其是那些未进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与学科,应当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这对于良性健全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是十分关键的。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当前的“双一流”建设使少数大学和学科卓越了或“被卓越”了,而多数高校和学科(或专业)平庸了或“被平庸”了,因为这些高校可能因此而自甘平庸,长此以往就真正平庸起来了。这显然不会是一个良性健全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华南师大报:“双一流”建设入选高校和学科尽管水平都比较高,但情况也很不一样,它们下来的建设路径应当如何选择呢?

卢晓中:从世界范围而言,不同类型的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路径并不相同,一流学科建设的策略选择也不一致,因为他们学科分布是不同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也有所不同。这便决定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呈现出大学及学科类型的多样化、特色化与差异化发展态势。

对于中国大学来说,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文科类大学及学科建设,同样应选择多样化、特色化与差异化建设策略。进入“双一流”建设的不同类型高校,包括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型研究型大学、学科实力较强的高校,都要把握“双一流”建设的特征与规律,寻求符合各自实际的“双一流”建设与发展路径。

 

华南师大报:您曾经发表过文章认为不但需要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国化,也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而且也亟需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并引领实践,为什么?

卢晓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并进一步指出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亟须发展着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给予指导和引领。长期以来,在国家或地方层面,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误区,就是盲目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时常食“洋”不化。比较借鉴是必需的,但如果不能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进行中国化的改造和建构,就有可能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产生误导。所以,如何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寻求和确立科学、适宜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应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界必须面对并作出解答的重大课题。 

 

华南师大报:那么,从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出发,您认为“双一流”是否也需要体现中国特色呢?

卢晓中:这是必须的!“双一流”建设的一个核心点便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由于“双一流”建设定位的“世界性”,且对标的大学及指标往往也是参考和借鉴国外世界一流大学和一些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学排行榜指标,这就难免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其国际性,而相对忽视其应有的本土性。

综观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从中世纪的大学到近现代大学,许多大学是通过走特色化道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少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而自民族国家出现以后,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强盛也与其走本国特色化发展道路是分不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的转移,以及高校社会职能的变化和发展,都无不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这一特征。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找准本国的“基因”,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最终促使这个国家高等教育迈向辉煌,应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从这一意义上,“双一流”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这一定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华南师大报:您觉得要怎样找到中国的“基因”并彰显中国特色呢?

卢晓中:概括而言,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基因”应包括政治思想基因、文化传统基因、国家需求基因等。

所谓政治思想基因,这是由教育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大学的立德树人目标上,即要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一关系到大学办学方向的重大问题。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文化传统基因实际上是一种遗传基因,指的是一个国家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国家得以生生不息的宝贵财富,她时刻影响着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像大学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机构。正是在文化传统的浸染下一个国家的大学也都有其发展历史,在大学历史发展长河中,伴随着国家发展、社会变迁,大学制度、大学体系、大学文化等在这个国家落地生根,并逐步积淀和演变为大学的文化传统基因。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应当像对待任何文化传统一样,既要珍惜,又要扬弃,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倍加珍视大学这些历史传统,而不能简单否定,特别是对那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一些不合时宜的历史传统进行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改造,赋予其时代的内涵。这便是大学自身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国家需求基因是与时代环境高度关联的,也就是说不同国家在对大学的需求上无疑是有差异的,一个国家特定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比如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地质、矿业、石油、电力、钢铁等独立建制的大学)就是因应国家特定的社会需求而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种特有的发展样态。还有,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系统今天仍然坚持独立建制的主体地位,显然也是为了适应和满足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同时又是国情使然。近年来,我们特别强调大学建设、改革和发展要以国家、社会重大战略需求为重,正是重视国家需求这一中国“基因”的重要体现。

同时,国家需求基因也体现为大学的一种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都是中国大学的共同特征,弥足珍贵!今天,在“双一流”建设中大学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应当得到更为充分的彰显。

作者/通讯员:丁振球 陈先哲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