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制改革简报》刊发我校教育信息化及网络思政探索经验

2017-01-10 12:16:45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2016年11月8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发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简报》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栏目以《华南师范大学:“互联网+”传递正能量》为题介绍我校运用互联网、全媒体和大数据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另外,2016年12月30日,该简报又在以信息化探索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栏目以《华南师范大学:“手机教师网”实现协同备课、协同教学、资源共享》为题介绍我校通过手机直播、实时交互,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递给乡村师生,实现“名师引领、资源共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

 

两篇文章刊载如下:

                              华南师范大学:“互联网+”传递正能量

华南师范大学运用互联网、全媒体和大数据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一、“青网工作坊”:传播正能量的“策源地”。2015年,成立“青网工作坊”,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脉搏,传递主流价值观。“青网工作坊”以“紫荆青年”微信平台为核心,织成“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党团学微平台网络矩阵,全覆盖3.5万名在校学生。在青年教师团队指导下,400余名学生网络志愿者骨干,定期研判舆情、策划话题,主动对接社会热点、学生诉求,自觉担当网络信息诚恳的释疑者、平等的交流者、睿智的分享者、建设的倡导者。在网络志愿者骨干带领下,7000余名学生参与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科学发声、及时化解舆情矛盾。“青网工作坊”还自主开发微课堂、微视频、吉祥物、表情包、主题漫画等网络文化产品,用时尚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向大学生推广主流价值,成为校园传播正能量的“策源地”。

二、“青春演播厅”: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邀请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政工干部以及校外的行业精英等走进学校,与学生互动交流,成为校园传播思想文化的新课堂。一是全过程交互激发共鸣。党建和思想政治学科专家、政工干部和大批学生骨干组成“青春演播厅”创编团队,有针对性地确定选题,并由学生“海投”选定嘉宾。现场嘉宾讲述可知可感可学的身边小故事,面对面地分享经历、解疑释惑,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青春与奋斗、理想与信念、家国与担当。除现场互动外,通过网络实时报道场内对话信息,做到嘉宾与场内外学生网上网下同步互动。二是全方位传播聚合大效应。青春演播厅开播以来,主讲嘉宾先后生动演绎“放牛娃的中国梦”“五四的历史”“从工科女汉子到青年音乐创客” “海归的回国路”等主题青春励志故事,嘉宾们迅速成为校园新偶像,在校内引起了热烈反响。按照学生网络阅读习惯,将青春演播厅主题故事剪辑成15分钟以内的“青年微课”,通过互联网终端,运用到新生入学教育、党团教育中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素材。

三、“薪火驿站”:远程实践育人的新平台。通过在线方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由校内贯穿到校外,形成校外实践校内师资全程指导、前方实践问题后方解决、线下活动线上开展的实践育人工作模式与机制。一是异地连线即时指导。学校师生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登陆系统,学校专门安排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相关专家团队在线即时跟踪辅导,做到学生走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学生每到一个地方,正能量就传递到一个地方。二是党团在线填补盲区。组建网络党团支部,推动大学生党团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线开展组织生活、党课团课、思想汇报交流、班级活动,构建信息化党团工作环境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大学生校外实践期间党团工作的连续性和常规化。

 

 

 

                                  华南师范大学:“手机教师网”

                                实现协同备课、协同教学、资源共享

华南师范大学将教师教育与最新移动开发技术相结合,研发了“手机教师网”“教师工作坊”等信息平台,通过手机直播、实时交互,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递给乡村师生,实现“名师引领、资源共享、线上线下相结合”。

一、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手机教师网”与乡村中小学教师、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内容包括大学教授、优秀教研员专题讲座、中小学优秀教师教学案例以及各类优质教学资源等。实施“县域名师工作坊”建设工程,建设网上“教师工作坊”1600多个,受益教师10万多人,各类工作坊累计上传移动终端微课31362个。农村及边远山区教师、学生可足不出户,随时通过手机便捷地享受优质资源。

二、探索城乡协同备课和教学。利用“手机教师网”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辐射村小和农村教学点。通过直播现场教学活动,覆盖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新疆等地农村教学点,各教学点教师可实时收看华师附小等名师教学视频,实现与名师“零距离接触”。各市县中心学校也可依托“手机教师网”与当地村小、农村教学点实现协同备课、协同教学。

三、创新跨校校本研修模式。教师可利用手机“串远门”,在线开展“磨课、评课、议课、晒课、还课”等校本教研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能力。2016年11月,广州市天河区与新疆喀什地区的结对学校开展东西部跨校校本研修活动,两地教师、教研员借助“手机教师网”分享最新教改成果、相互观摩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为线上线下开展精准帮扶新疆等地区探索了有效模式。

四、形成家校协同的教育合力。借助“手机教师网”改变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实现即时沟通、有效互动。2016年“六一”儿童节,广西岑溪四所小学通过该平台,现场手机直播“六一”儿童文艺汇演活动,在广州、深圳等地工作的家长可通过手机终端实时观看、了解文艺汇演活动,使家长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实现家校有效沟通,共筑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了学生、家长与学校多方互动。

“手机教师网”辐射面广,资源丰富,成效显著。目前,已有1000多个教师培训专题及直播课堂,有5万多名教师、教研员和家长通过“手机教师网”参与活动。

 

据悉,该简报分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成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有关省部共建、省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有关新闻单位。

作者/通讯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