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登革热防治

2014-10-07 11:22:23
预防登革热

 9月26日中午12点10分许,一辆满载着扫帚、箩筐等劳动工具的货车驶入石牌校区。下午2点半,12辆崭新的拖车从园林管理中心被拉往全校各个卫生区域。

在宿舍校道、紫荆中路、树荫草丛、积水处等校园角落,成群的学生手持扫把、锄头、垃圾夹进行卫生清理,其中不乏仍穿着军服的新生身影。他们上午刚结束军训汇演,下午便投入这场清洁运动。然而这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大扫除,而是预防登革热的“全民大作战”。

校医院的疫情速报显示,截至9月28日零时,广州市共报告本地感染10854例。9月28日,广州市新增报告本地感染登革热936例,其中天河区新增本地感染79例,占全市新增病例8.44。目前累计886例,占全市累计病例8.16%。其中五山街新增13例,累计190例,是全区发病最多的街道。

据了解,广州学生感染登革热的病例数已超500。据华师校医院反映,石牌校区已从3例增至5例病例。此前的3名学生病情已基本恢复。东19和南区13栋新增的两名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其中校医院保健科,会同校爱卫办、居委会在东19发现发现积水17宗,阳性积水4宗,布雷图指数为1.6。

提前准备,及时行动

据校医院院长胡悒萍介绍,华师仅在2010年和2012年各有一例登革热。根据四年一次高峰期的规律,校医院在今年8月份和学期初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做好预防措施。随后于9月2日和10日进行全校性的蚊虫消杀。

在接到3例疫情通知后,校医院预防保健科7位医务人员联合校爱卫办、居委会于19日下午赶往疫点现场,在疫点100米范围内进行调查、灭蚊,同时访视和宣教了775间宿舍,并对校园内容易滋生蚊虫的地方翻盆倒罐,及时清理积水。在9月19至22日连续4天里,疫点以及全校都进行蚊虫消杀。

“预防登革热,环境是关键”

登革热是一种多在夏秋季节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伊蚊是其主要传播媒介,而花盆、缸罐、轮胎、树洞、沟渠等人工或植物容器是伊蚊喜好的滋生地。后勤管理处处长陈道华表示:“防治登革热,消杀成虫是标,治理环境才是本。”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学校坚持“宣教为先、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群防群治”,实行分片责任制,并在26号下午开展一校三区统一的环境卫生清洁联合行动。从9月26日开始至11月底,学校将每周的周五下午确定为全校性的环境卫生清洁行动时间,各学院可根据其教学安排具体安排清洁活动,分区包干全面清理路边、草丛里、沟渠内、建筑区附近的垃圾和积水。

据胡悒萍介绍,往年的蚊虫消杀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今年学校特地请了专业的团队。而今年的一大特点,便是学校与石牌街道办、城管委员会以及居委会的携手合作。除了每天常规的消杀外,每周都会有石牌街道办提供的三台大型消杀机。相比往年只在学生宿舍提供灭蚊片外,今年学校的办公室和教职工宿舍也进行了宣传教育和蚊香灭蚊。

大三的小梁同学表示,往年学校一个学期会发放两次灭蚊片,但这次一开学就发放了,还在宿舍楼下张贴了宣传通知。“虽然觉得有点声势浩大,但还是每天清理宿舍内外垃圾,毕竟这事关自己健康。”

预防控制两手抓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是预防和控制的三部曲。一方面要进行消杀;另一方面,一旦出现疫情,对病人的隔离保护尤为重要。

为此,校医院在暑假期间对4楼的4间隔离病床进行了粉刷,并且已有医务人员着手购买空调、热水器、床上用品等物资,最大程度地安置受感染者,管理传染源。

为了方便广大师生及时发现病情,校医院从9月份开始就增加检疫科的工作时间,取消其周末休假,为临床就诊提供准确的实验支撑。此外,校医院在国庆期间也照常上班,以此确保每天至少有六名医护人员在场。

当患者出现发烧和皮疹症状后,需要及时送往校医院就诊,并进行抽血化验。如果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下降,则需立即送往中山三院进行病毒检查,由此确定是否为登革热感染。

校园灭蚊,人人有责

登革热经蚊虫叮咬传播,传播速度很快,一旦防控不力,就容易造成爆发。“我们要联防联治,不仅是学校这边进行全面性的消杀成蚊,教职工和学生们也要注意宿舍卫生问题,不要栽植水生植物,看到遗弃的矿泉水瓶。软包装饮料和饭盒要及时清理。” 胡悒萍强调。

据了解,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预防仍是防制登革热的关键措施。因此唯一的有效措施便是灭蚊和防蚊。

个人防护小贴士:

 1、睡觉的时候要挂蚊帐、点蚊香

2、出门郊游要穿长袖衣裤、涂防蚊水

3、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登革热类似症状要马上到医院就诊

4、穿浅色的衣服,尽量不要再早晨或黄昏的时候坐草地。

作者/通讯员:张艳玲 | 来源:未知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