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修之辅

2014-07-17 21:41:22
评论解读辅修

何为人才?古语说“通才不至于空疏,专才不至于狭隘”,今人说“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当今中外大学,已不以专业的“训练”为唯一目标,也不如基础教育一般强调摊大饼一般的全面教育,而是强调文理交叉,专通相汇。 

随着各学科的发展与细化,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越来越多的涌现,没有跨学科的视野,研究既举步维艰也难以突破,而积极融合贯不同学科,反而能另辟蹊径。以历史学研究为例,很多知名学者也是跨学科的范例,如王礼锡是社会学家,陶希圣出身法学,胡秋厚原是文学家……他们都不曾经历过辅修,但是他们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并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此外,社会分工的细化,让各行各业相互融合碰撞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因此,在中国大学里,源起国外的辅修制度遍地开花。然而,在移植的过程中,国内大学的辅修制度却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逐渐成为不是滋味的鸡肋,困扰了学校、老师、学生乃至用人单位。追溯导致辅修“疾病缠身”的源头,我们发现,上上下下对辅修中“辅”这一概念的含混不清,正是辅修乱象最根本的因素。

对于学生来说,辅修之辅,一方面在于辅助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满足自身兴趣,拓展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是提升个人竞争力,锻炼自身学习能力的好机会。特别是在中国,对于入学即已确定专业,甚至身处调配专业而难以转专业的学生们,双学位是不折不扣的好机会。

然而,由于缺乏对辅修专业的正确认识与引导,不少学生不知道到底为何而“辅”,就抱着“试试看”、“别人报我也报”的心态参与到辅修中,并没有事先进行合理的规划。结果导致许多学生在发现所辅修的专业与想象的有落差之后,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中途放弃选修。

另一方面,为吃香学位而辅的就业导向,是另一大主流观念。更多的时候,多数学生对辅修的选择,仅仅停留在辅修是否“有用”的考虑上。辅修专业是否对就业“有用”,恰恰说明了学生对辅修的需求,只是停留在基本的技能培训上,而不是学问的积累,更谈不上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华师就曾于2010年选修开放全专业选修,但报名结果仍然以传授直接技能的语言类、就业热门的经济学类、法学类专业为主。当适应社会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目标,被简化成花钱买文凭的大背景下,连主修专业都存在大量逃课、混学分的情况下,更不要提出处于“次要”地位辅修课程的情况了。更为关键的是,为了让大部分学生拿到学位,老师也不得不将试卷的难度一压再压,辅修学位的含金量被外界质疑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了。

在学校管理层面,当下的辅修之辅更多表现出“副”的意味,而非“辅”的特色。在国外原汁原味的辅修环境中,因选课制度和学分制度的高度成熟,辅修系统发展非常健康,达到了不逊色于主修的重视程度。辅修专业的审定和批准是每年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甚至有不少学校要求学生必须辅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内高校要求学生参与辅修的第一要素就是“学有余力”不同,欧美高校对辅修的基本看法是“辅修专业不应被当作负担”。欧美高校依据辅修的性质,特地重新编排课程,更把辅修课程融入平时正常教学与资源共享。反观国内高校,默认辅修低于主修专业的地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消极影响:比如监查不力,任由学风败坏,辅修含金量下降;思考不深,辅修课程设置与主修并无二致,但唯独缺少相关的实践;管理不善,暑假周末突击灌输,老师学生身心俱疲,也违背许多专业需要长期灌溉的特殊属性。

辅修看上去很美。因为辅修为学有余力的人开辟另一条道路,让他们的大学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而是具备无限的可能性,让他们的未来有了大展拳脚的基础。创造性与可能性是辅修之美的根本,是大学之梦最吸引人的地方,更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培养人才是大学应有之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是新时期的要求。然而,在具体落实到辅修制度中,如何真的让辅修真的起到辅助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学生,我们都还需要做得更多。

作者/通讯员:张一帆 王正邦 | 来源:未知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