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学聚落

2014-09-07 00:45:39
大学城资源共享评论

人群的汇集生存即聚落 ,而“大学聚落”赋予了其独特学术性色彩。高校由各据一方,到如今在城市的某地域塑造成不同社群文化。这里包涵了学术文化,生活文化,更有城市文化的表露。

大学聚落的理念起源于巴黎大学,它开辟了不同大学共同成长的模式,在差异化的环境中学习交流。现在美国的一些高校依旧延续这种社区文化的传统。欧洲大学的起源在城市之后,而美国把大学看作是城市发展的轴心,许多城镇围绕大学而立。2000年以后,随着扩招对资源的亟需,中国各地的大学城也雨后般成长。广州大学城地处岭南文化之巅,吸纳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于2004年成功落建。

中山大学曾以“医学”著称,开启中国近代西式医学的先河;华工的建筑系扬名海外;华师以“教书育人”为使命。这些高校在岭南大地上历经百年产生自身的母体,如今他们或发展成综合性大学,但与广美、广中医等高校一样,它们的特质仍旧可以坚实支撑着社区的发展内核,逐渐孕育着新的时代文化。

美国当代教育家拉克•克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把大学城称为“Multiversity”,即多元化巨型大学。这种模型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大学分享最优质的资源,达到学习资源活的流通,学生在体系中实现自动化选择。自成立以来,广州大学城就开设10校互选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预设的高校壁垒,但各高校是否在内部真正推倒城墙的砖瓦,筑成整个聚落的共享体系。在我们抽样调查中,96.8%的学生没有选过其他高校公选课,56.39%的学生从未耳闻。如果只是拥有着优势地缘,不由内部力量促进外部的联合延展,那么10所高校的汇聚只是城市独特的“建筑共同体”。 

社会的需求孵化为大学城这种文化现象,大学城却远离市中心而建。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独立的社区环境下交流学问,但中国大学城的“社区文化”与美式略有不同,很多高校的教师居住在老校区,所以师生共处时光并不多。大学的聚落超越建筑、城市规划,它的主体即人与所处环境的整体,教师与学生的融聚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致。不同高校学生的相互交流可实现相异学科思维的碰撞与升华;师生的畅谈亦是经验与创意熔铸的时机。大学城的有机发展依赖于人才的培育,各高校资源的良性互动为其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当学生头脑的知识上升为思考,教授的引行便不可或缺,他们更需要在林荫道上与老师辩驳的升华。各高校在调和外部整合度的同时,也应考虑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一旦他们的思想沟通被阻隔,那么学术本身的活性何在?

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经历四五千年的沉淀,外来文化与原生文明彼此交插,当粤剧演员操着流利粤语,糅合“念打、乐、服饰”唱出波及千里之音之时,岭南文化的神韵便可现。广州大学城在岭南土地上生根,成长为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从思想上打破原来发展模式,更要亲手用特色的砖瓦来筑造聚落,发挥整体联合效应,统筹发展项目。各个“聚落”因其特有的文脉才会使世代子孙依傍,大学聚落更要在新平台上蓄积出独有的文化,使岭南文化获得不断延绵的肥力。

作者/通讯员:吴丹 | 来源:未知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