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纪念活动能强化民族集体记忆

2014-07-09 15:41:26
讲座实录

在国际共运史、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伟大的日子,这些伟大的日子有沉重的历史岁月和红色记忆,有丰碑一般的故事和传奇,也有火热的青春和激情、辉煌与奋斗。记住这些伟大的日子,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和强盛就有永不枯竭的资源和思想动力、精神动力,尤其对于80后、90后而言,记住它们就能留住我们的根,相反,如果忘记便是忘本。

在第129期“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上,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金龙向现场观众讲述了这些伟大日子的由来、背后故事。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些纪念方式?它们给我们的生活、未来、精神成长带来的是风暴还是雨露?在他看来,这些纪念是一个政党成熟的表现,也能强化民族集体记忆,是保留集体记忆的重要形式。但有一点不能忘记,纪念是为了服务现实,纪念活动本身是凝固的,不同的时代需要对其进行解读才能与时俱进。

对文化的五四关注还不够

历史上的“五四”分为文化和政治两个层面,前者指五四新文化运动既开启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共;后者指北京学生在天安门游行以及发展到后来包括学生、工人和商界在内的广泛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于五四精神有很多种理解,国家主席胡锦涛归结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并且强调它的核心是爱国。当前,中国依然面临周边环境的压力,青年学生如果没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五四爱国精神得不到张扬,国家会出现危机。所以,在关系国家主权问题上,五四时期学生的敏感、自觉要加以弘扬。值得注意的是,五四文化精神中强调的科学的方法、知识,民主的思想、作风、体制到现在还没有成为国民的一种基本素养,我们对文化的五四关注度还不够。

确立“七一”建党节是在1941年中共成立20周年的时候,之所以要举行这一活动,既是对党的历史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历史的尊重,还关系到政党权威的树立与凝聚力的提升。关于纪念的形式,个人认为应该将总结成就和反思问题相结合,如果面临现实没有反思,纪念活动就失去了它的本意。

纪念活动有凝聚人心作用

除了对节日的纪念,还有不少是关于历史人物的纪念,首推的便是对孙中山的纪念。对于孙中山的纪念,民主革命时期是把3月12日他去世这一天作为纪念日的,而新中国成立以后便纪念他的诞辰。之所以纪念他,因为他的思想、精神的魅力对于后人深有启发。谈到近代中国人物,鲁迅也是绕不开的。中共曾在1936年10月鲁迅去世后连续发了3个文件,评价其为“中国文学革命的导师、思想界的权威、文坛上最伟大的巨星”。这些词汇用在一个人身上是罕见的。之所以给予鲁迅这么高的评价,除了他在新文化运动史上的独特地位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他对旧传统、旧制度的批判给予了当时中共极大的支持。

对于已经去世的中共领袖我们也是要纪念的,中央党史研究室专门有一个“人物处”负责资料收集和文章写作。这些纪念就形式来讲,主要有纪念大会、座谈会、发表宣言、通稿和口号,以及出版专刊、特刊、文集、纪念集、发表纪念文章或社论等形式,也有些会举行群众游行、文艺表演、影视制作或者陈列展览、修建纪念设施,制作纪念品等形式。

这些活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尊重,是一个政党成熟的表现。政党要延续、要执掌一个国家,首先需要知道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纪念活动是历史的表现,能够强化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政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便要进行政治动员和政治表达,建立活动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式。此外,它也有促进党派关系整合、凝聚人心的作用,有利于推进国家形象、政党形象的塑造,并协调国际关系、扩大中共的国际影响。

纪念是为了服务现实

虽然纪念活动需要一些投入,但是它是保留集体记忆的重要形式。因此,有很多纪念日要进行下去。但有一点需要明白,我们纪念是为了服务现实、从纪念对象中总结经验以指导现实,或者借纪念活动表达对现实的主张,或者进行政治动员以切合时代的要求。归根结底,纪念还是为了现实。此外,纪念活动本身是凝固的,不同的时代需要对其进行解读、从中挖掘新的信息,这便要求我们赋予纪念活动新的内涵。

纪念活动既发生在中国历史上,也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边。中共历史上的纪念多种多样,主要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近代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重要任务、事件、人物和节目的纪念等,其中“五四”、“七一”、“国庆”等与我们的生活相当密切。当然,这些伟大的日子老百姓都记得、也参与了,比如“七一”建党节,有些单位举办歌唱比赛,特别是网络流行后,网上纪念也是一种形式,关键是我们用心去参与。

作者/通讯员:周豫 | 来源:未知 | 编辑:华师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