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陈金龙、范冬萍2014年境外培训学习感言

2015-01-13 17:50:01

 

编者按: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学校党委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开通了“干部网络在线自主学习”网站;出色完成了中层干部国(境)外轮训工作;启动了大规模干部培训,在一校三区利用同步视频的方式安排了多次干部培训集中授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设高水平大学需要借他山的石,攻华师的玉。今天,华南师大新闻网选编了陈金龙、范冬萍两位教授境外培训学习感言,以飨读者。

 

赴港专题培训感言

 

陈金龙,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2014年10月5-10日,华南师范大学27名中层干部赴香港中文大学接受了为期一周的专题培训。培训期间,参观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两个校园,聆听了9场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大学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人事管理、科研管理、通识教育、书院制度、国际化策略,既有宏观层面的理论审视,也有微观层面的具体运作。每场讲座,设置了回应和点评环节。通过培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触动了观念、激发了思维,也看到了华南师范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相比发展的差距与今后努力的方向(2014年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排39位;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排109位;2014年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排151-200位之间)。个人心得以五个关键词来概括。

关键词一:历史。现实由历史发展而来,不了解历史,难以准确把握现实。这次培训,使我们初步了解了中国现代化170年的历史脉络、香港高等教育100年的历史变迁、香港中文大学50年的历史进程、香港科技大学23年的发展轨迹。从历史的追忆中,感悟了大学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体察了香港不同时期创办的大学所具有的时代特点。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说,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大学,30年后就有什么样的文明,大学的愿景应是寻找现代文明。香港大学创办于1911年,殖民统治的烙印明显;香港中文大学创办于1963年,其旨趣之一在于打破英语的官方垄断地位;香港科技大学创办于1991年,是因应香港回归后科技发展、经济转型而创办的,采取了选择性发展战略,结果后来居上。

关键词二:观念。教育理念主导教育行为,香港中文大学注重教育理念的凝练。学校层面倡导“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国与西方,致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强调依法依规治校、选择性发展。学生培养倡导形式教育(正规课程)与非形式教育(体验式学习)结合,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并以全人发展为目标。学生事务管理以学生为本、学生主导,强调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发展,学生既是管理对象,也是服务对象。

关键词三:制度。制度是观念的转化,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其严格的制度体系密不可分。香港特区政府对大学拨款有严格的制度,以三年为一周期,由学校提出发展计划,通过“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进行审核,分年度拨款。学校每年根据相对单位成本、全时学生负荷相等数、科研表现拨款给教学单位,根据管理效率拨款给非教学单位。香港中文大学对老师的招聘、考核、薪酬、评级、晋升、兼职、休假有具体的制度安排;对于书院院长、学院院长的任职期限、职责有明确规定;对于学生的学分、交流、专业调整等,有明确的制度规定。书院制度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显著特点,在设立8个学院的同时,成立了9个书院,学院主要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书院主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个书院有8个不同学院的学生,也有8个不同学院的教师。书院制度是香港中文大学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

关键词四:精神。这次培训见证了支撑香港中文大学发展的系列精神。一是担当精神,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使命,致力于贡献社会。香港中文大学要求学生掌握二文(英文、中文)三语(英语、普通话、香港话),以传承中国文化,这是富有远见的。二是敬业精神,教师潜心于教学、研究,行政人员专心于管理。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当教授;学院院长属于全职,可以授课,但没有工资。三是开拓精神,在新亚书院、崇基书院、联合书院的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成立逸夫书院,近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成立了晨兴、善衡、和声、敬文、伍宜孙书院,书院成立的过程就是开拓的过程。香港中文大学向内地开拓,成立了深圳研究院、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四是创新精神,香港中文大学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前校长高锟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7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余位教师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或英国皇家科学院、美国科学院院士。五是包容精神,能尊重学生、教师的宗教信仰;能接纳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生、教师;能给学生表达的空间与自由。

关键词五:启迪。在“一国两制”背景下,香港中文大学的经验和做法不能盲目照搬。但这次培训,引发了各位中层干部对于华南师范大学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第一,如何依法依规治校?香港中文大学的治理有规可依,法律意识特别强。香港中文大学人事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严格遵守雇佣条例、雇员补偿条例、反歧视条例、个人资料(私隐)条例;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了校董会,之下设立了执行委员会、行政与计划委员会、审核委员会、校园计划及建设委员会、拓展及筹募委员会、财务委员会、荣誉学位委员会、荣誉院士委员会、教职员服务规则委员会、大学投标管理委员会。与此同时,设立了教务会、书院院务委员会、学院院务会、研究院院务会、系务会及研究院各学部等。各委员会能按章办事,部分委员会有学生参加。华南师范大学正在制定大学章程,期望通过章程的制定和实施,能提升学校的制度化水平。

第二,如何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香港中文大学60%的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每生每年拨款22万元,40%的经费来源于学费、研究资助及社会捐款。教授每月工资12-16万港币,这是其能吸引一批优秀学者的重要原因。华南师范大学在争取政府提高生均拨款的同时,应多方争取社会的捐赠,以化解学校经费紧张的问题。

第三,如何强化对教师的管理?香港中文大学引进人才聘请校外专家评审;对助理教授6年作一次科研能力的评审,能者升为副教授,能力不及者离岗;对教师的教学由学系组织评价,以0-6分为尺度, 学校为得分低者开设教学发展课程,帮助其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师每工作一年,享受2个月的带薪假期。这些做法,对华南师范大学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四,如何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度,提供了一个关爱学生的平台,书院教师与学生之间是近距离的,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奖学金和实践机会;学校聘请有经验的专业顾问,纳入正式编制,指导学生的专业发展;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7%(总学分123,通识教育课程21学分),由书院通识与大学通识两部分构成,书院通识6学分,大学通识15学分。书院通识是基础性的“与人文对话”、“与自然对话”,大学通识包括四个模块,即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香港中文大学深感其通识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香港中文大学与世界32年国家或地区的240多所大学建立了联系,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交流资源。华南师范大学在学生培养方面,还有不少应该做、值得做的事情。

第五,如何选择性发展及实现产学研结合?香港中文大学有100多个研究所,但学校投入不是平均用力,而是选择五大领域作为重点: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学校对于产学研的结合持谨慎态度,并不鼓励学校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学校重视教师研究成果的转化,教师成果转让所得,25%归团队,30%归学院,45%归学校。华南师范大学的科学研究的重点如何选择?产学研结合怎么办?

第六,如何加快国际化的进程?国际化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大特色,体现在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学生来源的国际化、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学术会议、国际化的校园设施。这些国际化的策略,可为华南师范大学的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启迪与借鉴。

 

赴新加坡培训学习感言

 

范冬萍,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2014年,我与同事们一道赴新加坡参加南洋理工大学“高校管理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培训班”,收获良多,现借此机会谈谈个人体会和感言。

南洋理工大学为我们设计的培训课程包括了十二次讲座,五次校内机构和学院的参访交流,还有一次参观新加坡国立大学。 内容涉及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和发展、南洋理工大学的国际化合作的经验,南洋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最近的改革、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以及新加坡教师教育与培训的运作与管理模式、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和大学薪酬制度、高校优秀人才的招募策略等。可见,内容很丰富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我认为,我们这期培训班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给我们上了两次课的南洋理工大学余明华副校长感慨的说,在我所上过的培训班中,你们这个班是提问题最活跃的,问题最多的。我们都戏称自己这次到新加坡变成了“问题学生”。的确,我们每一位学员无论是在课堂上、在课外的考察交流中,都会联系我校大学章程和学院治理规程,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思考,提出了许多深刻而有意义的问题。甚至在饭堂吃饭、在绕南大校园的暴走、茶余饭后的交谈,话语中都少不了大学章程,学院治理等概念。可以说,大家表现出了一种对华师发展的关切和忧虑,表现出身为华师人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认为,这是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最珍贵的动力和资源。

我们这个培训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团队和协作精神。我们一到达驻地,就建立了微信群,利用这个平台,大家分享信息、保持联系、交流思想、相互照应,确保了各项集体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在课余更加深入有效的讨论大学章程和学院治理规程,我们还分了两个小组分别重点讨论,然后再集中共同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文字稿已提交学校。这种团队精神可以说贯穿于我们的整个学习期间。这十四天的学习,我们收获了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思考,新的友谊。

其一,新加坡对教育的极度重视。

新加坡将教育看作是决定国家发展竞争力与应对环境变化的先决因素。树立了“人才乃立国之本”的思想。重要的是,这种思想直接体现在对教育的投入上。自2000年起,新加坡的教育经费就占GDP的约4%。从2000年至去年,教育部的开支一直约占政府总开支的20%,这个比率,比韩国(15%)、日本(10%)、英国(12%)和美国(15%)都高。教育支出(经费)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3%,仅次于它的国防开支(25-26%)。政府还不断增加每名学生的教育开支, 2013年的每个大学生的教育开支是2万多新币。正是大量的教育投入加上其独特的教育制度、先进的教育理念、严格的教育管理、以及积极的改革意识,使得新加坡的教育质量达到世界级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相媲美,并且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国家,富有新加坡特色的教育体系。教育是关系到国家能否持续发展与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政府应给足经费。这是新加坡的经验,也是我们的政府应该学习的经验。

其二,新加坡大学的理念与愿景。

新加坡的教育以“育人为本”为理念,学校的使命是“为年轻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在技能、品格及价值观上得到全面的发展。从新加坡的国情看,“以人取胜”意识特别强,他们强烈的意识到:只有培养以学业为主、全面发展的优秀的人才,才是国家迅速崛起并长盛不衰的关键。虽然新加坡实施的是精英教育,但绝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他们推行是全方位教育——德、智、体、群、美五大环节,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能思考及有责任感的好公民。在新加坡的教育导向中,经历了从生存导向到效率导向再到能力导向的发展,现在,他们的改革是‘学生为本,价值为导向’的理念。新加坡教育理念的演变得我们思考。

其三,如何在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落实教育理念。

南洋理工大学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他们的愿景与使命是:创新高科技,奠定全球性卓越大学;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的博雅人才。南洋理工大学从2007年至2011年,经过四年的充分准备,于2011年开始实施了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以实现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的博雅人才的使命。他们的举措体现在:一,积极推进大学的自主化。自主化是新加坡政府资助大学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大学的治理体制上,自主化给与大学更大的行政和财政自主权,每所大学与教育部签订政策性协议和绩效协议。二,采取董事会管理制度,以学术委员会、咨询委员会、评议会和常务委员会的构架较好的实现了大学的学术治理。三,实施大学院制,南洋理工大学将所有学科分成文、理、工、商四大学院,力图打破学科间的体制隔阂,实现大学院内外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例如,为培养跨学科的领袖人才,南大设立了博雅工程学专业,是工程学专业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交叉,学生4年半完成学分可获得工程学和管理学两个学位,报读此专业的学生不仅非常踊跃,而且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此举措对我们很有启发。四,在学院的治理上强调五大工作重心,即:提高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促进新的跨学科的研究;扩展国际合作;提高教师的国际影响力;发展高效的行政人员团队。可见,学院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学与科研。学院以公平、公正、效率、程序、透明的原则,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和保障高质量的教学。同时,在科研上,要确定学院有特色的科研领域,提供优良的学术环境,促进科研创新。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学院基本上不用为例如创收之类的事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五,实施通识教育,这也是南大用了4年准备的改革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我与主持这个项目的余副校长作了较深入的沟通,他认为,实施通识教育一定是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而这项工作的难处就是要改变原来固有的专业教育的思维模式,同时,做好细致和系统的顶层设计。南洋理工大学的通识教育主要由人文社科学院承担,通识课程学分占学生毕业学分的31%。这是南大实现其使命的一个重要保障。我认为,南大培养跨学科的博雅人才的体制和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其四,新加坡大学国际化教育“本国国际化”的模式。

新加坡的教育,能够紧跟世界人才培养目标变化的趋势,因而能够妥善处理学业与活动的关系,更有效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例如,让教育及研究工作走向国际化,已经是而且将持续成为南大未来发展主轴的一项关键举措。南大的国际化体现在:师生结构的国际化。形成了面向全球招聘教师的机制。以需求和预算为导向而不是以编制为导向。形成了常态化的引进、使用和管理人才的体系。南大的国际化是一种“本国国际化”的模式。

其五,新加坡教师教育的独特体制和管理模式。

南洋理工大学里的国立教育学院,具有独特的体制和管理机制,要成为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师几乎都要经过这个教育学院的学习。这个模式很值得我们研究。

其六,政府提供多种奖学金给优秀人才,吸纳到公共部门服务。

作者/通讯员:丁纯 | 来源:组织部 | 编辑:徐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