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煊:探索教育大数据的积累

2015-03-20 16:30:51
华师小木创始人教育大数据
李颖煊:华南师大校园移动平台“华师小木”的捐赠者。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师范专业1992级校友,现为华南师大校友创新促进会秘书长。

换种方式做教育

李颖煊是华师计算机科学师范专业1992级的学生。因为成绩优秀,他本科一毕业就进入中大计算中心工作,但“不安分”的他最终没有选择留在教师的岗位上。离开了教学岗位的李颖煊并没有停止对教育的关注,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来关注教育。

近年来,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大数据概念在教育领域不断升温,几乎每家不甘落后的教育机构都在拥抱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与“线上教育”相呼应,把大数据当成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而目前国内教育领域的“大数据”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尚无比较成功的大数据应用案例。

为加快智慧校园的建设并促进教育大数据的积累,我校8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开始策划建设校园移动平台,最后决定由网络中心与李颖煊团队共同开发校园移动应用,“华师小木”应运而生,从此华师有了自己的校园移动平台。华师小木成为李颖煊助力母校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支点。“华师小木”上线运行以来,广泛受到兄弟单位、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契机,“华师小木”与学校智慧校园其它建设项目共同构筑开放共享的智慧校园生态圈。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校园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关注。李颖煊却觉得,相对于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更应该被人们所关注。

在他看来,教育信息化以工具为主,以工具作为呈现模式,就如你拿着一台没有联网的手机或是电脑在学习,那些电子产品仅仅相当于学习工具。而信息化教育则像是一个用户信息互动分享的平台,用户不再是一座信息“孤岛”,而是连成了一张信息网。然后系统平台参照别人的学习情况,来指导用户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也就是“以用户的数据指导别的用户”。就这样,数据每年都会以几何级数地成长,最后实现教育大数据的积累。

“教育大数据的积累是华师建设‘智慧校园’的必经之路。虽然这会是一条漫长曲折的路,但我相信华师有能力把这条路走好,这得益于华师本身在教育方面的优势地位。”李颖煊说道。

一直以来,李颖煊带领着他的小木团队致力于研究各种有利于华师学子的信息化教育,而移动学习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关注移动学习,将移动应用发挥出培养个人的作用会是华师小木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些大班教学的课程,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老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很难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不少学生也对此颇多怨言。而通过小木的移动学习系统,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既让学生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现在我们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把学习资料放在线上。预计在明年秋季开学之前系统就可以开始试运行。但是移动学习系统的发展完善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不可能一步到位。”李颖煊说道。

做让用户能用起来的应用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校园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不少应用却因为功能不够贴近大学生的需求而沦落为“鸡肋”,并逐渐被市场淘汰。

“要想让‘小木’长成‘大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用户来服务用户’,通过用户来创造一个功能更为完备的小木,因为只有用户才是最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李颖煊说道,“我也相信华师人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来创造一个功能更完善的华师小木。” 2014年9月,华师小木第一次互联网创意大赛举行。不过李颖煊的“野心”远不仅于此,“以后每一年都会举办一届华师小木互联网创意大赛,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华师人的创新意识,增强整个校园的创新氛围。这才是我最想回馈给母校的东西。”

“我们最终要把小木打造成为华师的移动综合服务平台,让每个华师人都能通过小木得到自己想要的服务,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 在研究移动学习的同时,李颖煊又把目光转向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社团。“华师有那么多各式各样的社团,服务范围是没有想象中的广泛,很重要的原因是社团运作的成本太高。所以我们需要降低成本。”李颖煊称,推动学生社团信息化则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虚拟办公室”的运用,使得许多社团工作能在线上进行,从而实现无纸化办公。这样一方面能降低社团运作成本、提高社团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提升社团服务质量,扩大社团服务范围, 让学生社团更好地发挥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能。

作为华师的服务平台,华师小木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华师的在校师生,还有离开了华师校园的校友们。长久以来,小伙伴们都期待拥有一个有母校域名的EDU邮箱。80周年校庆期间,学校网络中心与深圳腾讯公司合作,利用腾讯企业邮箱服务打造的M邮箱帮助华师人达成了这个愿望。“M邮箱是华师人的烙印,希望通过它来加强学校与师生及校友的联系。通过M邮箱,一方面母校能时刻关注你,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你管理华师的人脉关系。”李颖煊说道。

凡事要勇于尝试

“我觉得我是个比较敢尝试的人,有时候甚至是有些‘离经叛道’。”李颖煊笑了笑,“不过凡事总要多试试,才更能见识到世界的精彩。”在同事眼中,他是个“好说话”的领导。“李总很乐意听到你跟他提出的不同意见或者是新想法,他经常跟我们说凡事要勇于尝试,才会出真知。”在华师小木团队实习的小杜说道。

在华师小木团队里,有不少的成员都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李颖煊对他们一直很是爱护。“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多年前的自己。”李颖煊笑了笑。 “对比与同龄人,我胆子大一些,上面有任务下发我从来不皱眉头。”他笑着说道,“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自己去钻研或是请教他人。虽然做大项目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快速提高自己的途径。”

不过在那个思想还比较保守的年代,李颖煊的实习遭到了一些师长的反对。“当时他们觉得我太小,专业知识还没有学通。过早地出去实习,怕我影响自己的学习。” 当时任系主任的李冠英是为数不多鼓励他走出去的人。“他的专业知识学得非常扎实,实践精神很强。这样的学生我是很鼓励他走出去的。”李冠英回忆道。

“华师学生要把胆子放大一些,要多走出去,多尝试,开阔自己的视野。”李颖煊说。而他本人也会继续他实现教育大数据积累的宏愿,“希望到华师100周年校庆时,全校都在使用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平台系统,在校师生和分布在全球的校友都在应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交流和终生教育,共庆母校生日,回头看看 80周年校庆的美好回忆。”

作者/通讯员:卢琦 李厅 张晓敏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徐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