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戴伟华:

从事唐代文学研究 走进诗意栖息地

2016-01-21 16:13:47
戴伟华

戴伟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大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刘禹锡研究会会长。2015年获第二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近日,《华南师大报》记者对戴伟华教授进行了专访。

“唐代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朝代,唐诗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天地,里面有情义、道义、侠义。唐诗情美、理真,它展现出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最率真、坦诚的个性,创造、进取的激情,以及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性光辉。品读唐诗、研究唐诗,让当今人们在喧嚣的尘世里找到一块诗意的栖息之地。”

自1982年起便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戴伟华一直栖息在唐代文学的天地里。

 

走近古人,走进古代文学

1977年高考恢复,戴伟华考入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因遇见赵继武先生,戴伟华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赵先生是旧派学者,身上有着旧式文人的品格,喜欢带领学生吟诵古诗、创作旧体诗。戴伟华和同学蒋寅至少每周一次到赵先生家里听其讲学。

赵先生认同晋人陆机“每自属文,尤见其情”的观点,提倡古诗词创作,受其熏陶,戴伟华也很重视旧体诗词写作,“古代诗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和高远,模仿和创作有助于理解古人的行为、生活和作品,对我以后从事唐代文学研究颇有影响。”

自大学起,戴伟华就阅读了大量有关唐代的文献书籍。当时,一套《李太白全集》求之难得,图书馆里也只有唯一的一套。几番辗转下,戴伟华只能委托朋友借来全书。八十年代,电子数据库还没出现,所有的资料只能通过翻阅来搜集,他边读书边记录,大学时代就做了近百万字的阅读古籍笔记。

正是大量的阅读积累使得戴伟华对整个唐朝有了整体的了解与认识,也为他从事唐代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而进行研究需要阅读更多文献资料,“我们靠阅读来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辨工作,人和书之间经历了一种感情的联系”,戴伟华说。他用“有温度”来形容人与书之间的这种情感联系,在他眼里,唐代的远去只是时空上的,今人却可以在心灵上走近它,亲近它。

 

“我喜欢‘自讨苦吃’”

《唐代幕府与文学》是戴伟华的第一部专著,由于解释和说明了文学史上幕府与文学的问题,这在学术研究领域是一个重要的开拓,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对戴伟华有知遇之恩的傅璇琮先生非常高兴,他说:“我在看到伟华同志的《唐代幕府与文学》一稿时,觉得竟有志同道合者在,不禁为之跃然!”

1994 年,《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出版,这是戴伟华最看重的著作,他说:“此书的完成对于我的学术工作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马来西亚学者赖瑞和教授,是《剑桥中国隋唐史》作者崔瑞德的高足,他在《唐代基层文官》中说: “《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则从墓志和唐史料中,挖掘出曾担任过文职僚佐的大约两千多人次,按任职方镇排列,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为后来学者提供不少方便。”

做文学研究时,戴伟华在历史、宗教、音乐、语言等学科领域皆颇有涉及,在《历史研究》、《音乐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论文,其中的艰苦不言而喻。

戴伟华在学术研究中总期待发前人所未发,如《四声与南北音》一文,认为四声的发现是在汉语语音内部运动中完成的。而此前,以陈寅恪、饶宗颐等学者为代表的主流观点认为,四声发现与佛教转读及梵呗有关。在研究中,戴伟华发现主流观点并不可信。为此,他花费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去熟悉古代音韵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了解专家们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最终提出了这一新观点。

“戴老师很愿意‘啃硬骨头’,研究兴趣总是与问题相随。即便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也愿意花几个月的时间去学习。”博士生张兴茂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研究“真正的问题”很辛苦,戴伟华与学生闲谈时却自言“喜欢自讨苦吃”。

 

“老师有一颗赤子之心”

长期浸淫于古代文学中,戴伟华很感恩多位恩师对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指导:赵继武先生是他踏上唐代文学研究的启蒙老师,傅璇琮先生的提携让他在唐代文学的研究走进更深层次,王昆吾先生的开放的学术姿态影响着他在交叉学科上的研究。多位恩师的帮扶使他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很多人扶持,在学术研究过程当中需要碰到好老师”。

师道传承,戴伟华对自己的学生也毫无保留地付出。在教学中,戴伟华提倡“行学言”并重,即要求学生既要有行动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又要有善于用贴切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他并不愿学生过于“斯文”成为“书呆子”,他会创造各种机会锻炼学生。一次次师门聚会,为锻炼同学口才,培养自信心,他提议大家“自夸”一分钟,并以自己的墨宝为奖品鼓励学生们大胆自夸。他带头自夸,学生们看到老师的“可爱”之举,也踊跃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师生关系愈发亲切自然。

“戴老师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样的老师最为可敬可爱。”已在广工大工作的硕士生谢锦文说道,在她看来老师总是很坦率地将自己的情绪写在脸上,展示得最多的是喜和乐的一面,他发自内心地为学生每一点一滴的进步开心雀跃,为美好的事物赞叹不已。然而到了毕业季,戴伟华时常为学生的就业焦虑得失眠,也时时关注着各种就业信息以期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言传身教,学生也学会感恩老师。“惠予大伞,静听雨声,瀛洲岛内,尽是仙人……收彼大伞,有情无声,清茶在室,俟我归人。”突然下雨的下午,戴伟华有感于学生赠伞,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他就着雨景写诗记情。诗前的序这样写道:“冬日急雨,弟子悦欢送大伞,一路有诗为记。曲终奏雅,弟子兴茂代拟归人诗,尤有情味。”诗写完后,戴伟华把这首诗发到了QQ群上与学生们一同分享。这个名为“同门相聚堂”的QQ群里,凡有契机,戴伟华便会和学生们一起作诗唱和,切磋学问。

一场雨,一首诗,足见师生情谊,足见读书人的“雅”与“乐”。

 

对话戴伟华:“要有传承文化的责任感”

华南师大报:如今,一部分人更热衷于追捧娱乐性的文化,您认为古代诗词乃至于古典文学是否面临着困境?

戴伟华:对于娱乐性也要有所分析,古代的娱乐性因有文人参与,往往是有品位的。比如,词是给人以娱乐的,因为词是应歌而作的歌词,而“词之用”在于它满足宴饮者娱乐需要,从词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娱乐化了。古代诗词写作中有不少值得去玩味的现象。古典文学或严肃文学并不是娱乐性的对立面。如果一定要说古典文学和严肃文学面临着当代娱乐文化的冲击,困境是存在的。但事实上从古到今都存在着大众文化与严肃文学,这是两个不同的阵营,有不同的人群在以各自的方式关注着它们。或许我们不必强调全社会都去重视古典文学和严肃文学,但从事古典文学与严肃文学研究的学者应当有一种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与担当,用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做好手头的工作。

华南师大报:古代文学研究者要如何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关注社会发展,围绕时代课题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戴伟华:古代文学学科是一个关注古代文学文化遗产的学科,“遗产”在当代的意义最重要的莫过于保护和传承。古代文学学科的研究要获得新的发展,就要努力开拓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话题相结合的课题。学者应当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加入对当今社会的关注,用更多生命的温情与悲悯精神去关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神价值,以期找寻出古代文学研究能为当今社会问题提供的借鉴意义与运用价值。如此,则古代文学的研究对传承文明、重塑华夏民族精神方可起到重大的作用。

作者/通讯员:沈园 欧敏敏 姚倩仪 杨海珍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