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学子 | “挑战杯”特等奖:从龟裂大地中获得灵感

2015-12-14 15:05:20
卓越学子挑战杯”特等奖
近日,学校迎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距离2005年教育部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10年。10年来,学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本路径,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加强课程资源建设,逐渐形成了分类培养、大类培养、国际培养三大教学改革思路,同时完善组织和制度保障,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新跨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本专题为读者采撷几个华师学子科研创造及创业的故事,以一窥华师人才培养之效。

“特等奖……华南师范大学《龟裂模板法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薄膜技术及应用》!”11月20日,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颁奖仪式现场,特等奖名单中我校作品榜上有名。

这是华南师大首次在此项赛事中获得特等奖。

生活是科研的启示录

在“挑战杯”参赛阶段,团队成员们将透明导电电极的器件整合在智能家居模型上。大赛评委看到模型展品眼前一亮,“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很突出。”

透明导电电极应用范围广泛,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液晶电视大屏幕等都需要应用这种透明导电电极。预计到2017年,全球对透明电极的需求超过76亿美金。“做科研要与社会融合,科学研究最终要应用在社会上,所以要接地气。”韩兵说道。透明导电电极是触摸屏和显示器的重要器件,因此实现它的“可拉伸可弯曲”便极为关键。创新置备柔性透明导电电极的方法正是本团队作品的主要内容。

“懂得生活的艺术才能激发科研灵感,把生活和科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作好科研。”渺远的童年印象曾给韩兵置备柔性透明感应电极的灵感。“我的家乡在山西,自己小时常常见到龟裂的大地。”在一块柔性衬底上铺一层可开裂材料,开裂材料裂开,如同开裂的大地一般。再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柔性衬底便具有“透光性高,导电性优良,具备柔韧性”的性能。这便是作品名字当中“龟裂模版法”的由来。甚至,一片树叶、一张蜘蛛网都能成为作品灵感的来源。去年11月,该作品的其中一项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便是从树叶的网状结构和运输功能中得到启发。

据了解,该项目已发表5篇SCI论文,获得17项专利技术。该项技术已具备产业化前景。

 

“大创”起家,大三开始搞科研

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四楼的光伏实验室里,在各种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当中,摆着一个智能家居模型,这是作品《龟裂模板法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薄膜技术及应用》的模型。研究生韩兵、彭强、刘延国、李若朋是获奖作品的作者,四人均来自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其中,韩兵是作品的主要负责人,作品指导老师为高进伟、胡小文、袁东。

在本科三年级时,韩兵便开始从事与本作品的主要工作相关的学术研究。他跟着同学一起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下简称“大创”),直接到学院里找老师做科研指导。机缘巧合之下,韩兵见到了现在的导师高进伟并与之交谈,对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后来,他顺利通过了“大创”面试,加入了清洁能源课题组做科研。

刚进实验室先打底子,韩兵经常给研究生师兄们打下手,并渐渐地上了手。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韩兵已经掌握本研究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并能逐渐独立完成一些实验,特别是设计并系统完成了龟裂模板法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实验,获得很好的实验数据。基于此,大四毕业时,他们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在国际材料权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17.4)刊出。

第二课堂辅助第一课堂,类似“大创”这样的活动与专业学习、科研训练相结合,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实验田”和“练兵场”。“培养学生是老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基本理论课程的教育与学习固然重要,但在实验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习惯,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是让学生进入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团队导师高进伟表示。

据高进伟介绍,研究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校团委的“金种子”项目为契机,每年在物电学院材料专业招收一批学生来做开展科学研究。他表示,“以大创项目为契机,指导和培养本校大学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摄影:杨克彬
作者/通讯员:欧敏敏 姚倩仪 欧阳静平 叶宏怡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