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师道,以步履丈量山河

地理科学学院黄少敏教授谈师风传承

2015-10-10 11:02:11
师承

沿着每一条跳动的河流、每一座隆起的山脉,曾昭璇先生的学术之道与师风师德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学生于耳濡目染中不自觉传承其精神,成为一座前后沟通的桥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师学子,是谓师承不绝。

解放前夕,曾昭璇先生被特聘为文理学院(华南师大前身)地理系副教授和代理主任。在新旧社会交替的形势下,曾老承起地理系重建之任。从教数十年,曾老在地形地貌的研究中,先后在海岸分类、海滩岩及老红砂海岸等方面作出较大的贡献。

黄少敏,当年在曾老身边做助教,如今,已是年过古稀的退休老教授。在过去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黄少敏追随曾昭璇,一同研究珠江三角洲地貌、爬黄山、去海南岛考察珊瑚礁,去流溪河研究曲流,去罗浮山看花岗岩,他们的脚步遍布南北。在地理科学学院会议室见到黄少敏教授,他鬓发斜梳,笑颜和蔼生。重温旧事,黄少敏翻开手写的笔记,清晰地讲述起那些年他跟着曾昭璇先生调研深学的故事。

讲起当年在西沙群岛考察珊瑚礁的日子,黄少敏仰头微微一笑,“这个冰珊瑚很多刺啊,很尖锐,被刺得很痛。那么大,怎么采?当时工具很简单,一根铁锹,一米左右长,三厘米粗。我们潜下水去,没有氧气筒,深吸一口气,潜到水底已经够你受了。看到好的还要就敲上来,如果采不到,第二次再下去,吸一口气再下去。”这是在1964年,曾昭璇接受了海军科委的任务,对南海珊瑚礁进行研究,与黄少敏等三位助教来到了海南岛考察珊瑚礁。当时患有哮喘的曾昭璇,不能下水,在船上顶着烈日记录助教的观察情况。“但是有一次,曾先生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珊瑚礁体,兴奋得不得了,一头就扎下海去了,结果被珊瑚礁的触角刺到了。即使事隔几十年,黄少敏的敬佩之情仍溢于言表。

地理考察是用身体丈量山河,烈风骤雨,数种危险,能坚持已是幸运,但在曾昭璇的带领下,这一群人热血四溢,探索无极,竟乐在其中。“我们1979年去黄山,黄山海拔最高1800多米,那时没有缆车,只能靠爬。曾先生将近60岁,爬了几十米就气喘,停下来歇息然后接着爬,就这么坚持着,第一天大概爬到1200多米。”面对大自然的险峰奇景,曾老就像个老顽童,实地考察一马当先,忘记自己的年纪体力。几多艰辛,然曾老从教多年仍始终如是地注重实践,不论年月。只是年代远去,曾经野外考察的苦涩成了回首之际动人肺腑的感召。因为理论讲授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实环境中复杂的问题,所以实践也自然成了提升学生水平的必经之路。教师,当勤奋专研以深入,实践真知以授道。

后来,黄少敏带学生,亦同当年的曾老,格外重视培养学生野外考察与实地学习的能力。十多年后,当黄少敏带着学生再次来到黄山脚下,抬头望着眼前峻峭险峻的大山,“总会想起当年的曾先生!”黄少敏说。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末诗人王贞白感慨精研读书却挡不住时光流逝。曾老一直不停不停地研究、考察,却也走到人生的终点。在临终之前,他委托黄老先生帮他把《珠江三角洲地貌发育》一书整理出来。这一年,他86岁。当时还写了一个纸条给黄少敏:“你不要客气,你可以改一改那些东西,要认真地改,大胆地改。”黄老当时也已经退休多年,精力减退,却为恩师一托,开始了证稿这一浩繁之事,终于不负所托。黄少敏笑言:“我要对曾老负责,就把这本书的重复部分进行修订改编,订正文句语法。对原稿中来不及绘制完备的草图也一一更正……”

在修改之间,五年时间过去了。直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地貌发育》才终于出版,由此推动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研究。书的封面厚重而庄严,独属珠江的地表轮廓描绘在此。翻开书,满满都是专业图文,我们不禁感慨,书中哪怕是一句短小的总结也寄托着两代人多少艰苦而奔波的日日夜夜。

若问学脉代代互相承,何以为桥?则有清代郑板桥之《新竹》以为答:“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后辈若能不忘前辈之师,感扶持教导之恩,发其勤奋刻苦之心,以师道为己任相继传授,则后代亦如是也。

如今地科院的王为老师即是黄少敏的学生,谈起这位高徒,黄老面露得意:“王为是非常不错的,在学术这方面做得比较深。”现已向国家申请了有关海岸研究的课题,在地理学的领域里有所专攻。

师承,就是后来者如能感同身受,斯文即在眼前。

作者/通讯员:陈晓绚 易嘉翀 莫月琳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徐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