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晚会:关于华师的记忆符号

2014-12-09 23:19:27
岁月钩沉

“迎新晚会帅爆了!高大上!”这是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生小陈看完2014年学校迎新晚会后发的第一条朋友圈,这也是新生们的普遍评价。

已没有人记得清,学校迎新晚会是从何时开始的,但相信大部分师生和校友对其都有一份独特记忆。多少年来,迎新晚会已成为新生融入大学生活和传承学校文化的一个载体。

老师亲手制作道具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起,迎新晚会就在手球馆举行,因为舞台设备有限,横幅、服装经常都是由校团委老师亲手制作。

手球馆舞台150平方米,需要张贴的横幅有十余米。当时,老师们只能先在白纸上写下艺术字,然后剪下来,用尺子量好字与字的间距,再用大头针一个字一个字的固定在横幅上,这就是横幅的手工制作版。

除了会做横幅,老师们还会做服装。有一年的节目需要用到手巾花的道具,时任团委书记王左丹用一台缝纫机,亲手赶制出一批手巾花。

1998年,时任校团委文艺部部长刘凌是当年迎新晚会的负责人之一。从暑假开始,她就组织艺术团舞蹈队、歌手队、器乐队和相声小品队的学生进行训练,筹备晚会节目,一练就是20天。

九月开学后,校团委要组织三次节目审核,真正的挑战开始了。一审时,团委请来专业老师审查所有节目,并提供修改意见;二审时,串排修改好的节目,并对舞台前后台组织工作进行审查,确定节目的最终编排;三审是正式的带妆彩排,特别是灯光音响等一众工种的配合衔接。期间,一些节目不断修改,演员们需要加强排练力度,以达到最好的舞台效果。更有队伍在排练1个多月后,被告知因节目质量问题无法登上舞台。这一切,都是为给新生呈现一台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展演。至今,这一严格的审核制度一直在延续。

原创节目更接地气

“慢慢地,节目的原创性更强了。”刘凌说,“原创的节目形式多样,更多地反映校园生活以及学生的多元需求,也更贴近广大学生了。”

近年来,紫荆剧社贴近新生生活的原创节目一直被新生们津津乐道。今年迎新晚会,剧社以一出原创小品《万万没想到之华师奥斯卡》成为石牌校区最喜爱的迎新晚会节目。导演李冠圳说:“小品的笑料取材于华师生活的点滴,是这个节目倍受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除了增加原创节目,不少社团也走上晚会舞台。2010年,恰逢广州亚运年,当年迎新晚会融合亚运会志愿者动员大会,一支亚运会唯一指定的街球表演队登上迎新晚会的舞台。凸显自由和个性的球风,赢得阵阵掌声,让华师街球队逐渐成为每年迎新晚会的亮点。

近年来增加的“我最喜欢的节目评选”环节和新生代表展示环节,也让更多新生加入互动中。“新颖的互动环节和高质量的舞台演出的结合,对晚会的成功起到推进作用。”今年迎新晚会的艺术团指导老师尹承华说。

“晚会就是一种传承,每一届都有变化,不变的是初衷——让新生更快融入华师这个大家庭!”研二学生马瑞说,作为主持人和幕后策划者,他参与四届迎新晚会。

“这些年来,校迎新晚会最大变化就是节目构成更接地气,原创性更强了。”刘凌说。“迎新晚会是华师人一脉相承的记忆符号,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永远不变的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作者/通讯员:洪光平 莫舒尧 翁慧敏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