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5日《南方日报》A04版、《南方》杂志:4位考生讲述“高考故事”

2017-06-05 11:01:51

2017年6月5日《南方日报》A04版、《 南方》杂志:

恢复高考40年,广东已有1300万人赴考

4位考生讲述“高考故事”

 

编者按

1977年的夏天,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作出了“恢复高考”的历史性决策。那年冬天,全国570多万考生涌入已关闭11年的高考考场。

恢复高考,不仅让许多青年和家庭的前途发生了改变,更是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转折点。

那一年,广东有53.02万人参加高考,当年全省高校录取新生8752人,录取率仅为1.7%。40年来,广东已累计有1300万人参加高考,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

又是一年高考时。南方日报今明两天推出“恢复高考40年”特别报道,敬请垂注。

 

南方网红

南方名记

吴少敏工作室出品

你的高考是什么滋味的?当年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漫卷诗书喜欲狂”如何影响了今天的你?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1977级、1987级、1997级和2007级的4位考生。以他们为样本,反映出高考对个人乃至时代的影响。

●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吴少敏

策划统筹:戎明昌 陈枫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1977级

考生冼德庆:

在煤矿井下收到消息,“背着麻包袋来装知识”

“1978年3月14日,我的黄金时代来了。”那一天,26岁的冼德庆正在湖南宜章煤矿井下作业,他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录取的消息,在黑漆漆、轰隆隆的井下传开。冼德庆在工友一片钦羡的目光中,立马上井,挑起行李,跳上火车,直奔广州,成为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40年后,这位华师政治与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广州商学院副校长早已桃李满天下,他仍深深感念于当年那道知识的光束,照亮了一条精彩的人生路。

冼德庆是广东高州大井镇一个贫农家庭的独子。他断断续续只读了半年初中和三个学期高中,就跟随部队去到汕头南澳岛,当了6年的通讯兵,直到1977年退伍。当年7月,他在部队练就的文采被老家小学校长“发掘”,成了镇上小学的语文代课老师。

不久,当年秋冬恢复高考的喜报如春雷般响起,冼德庆惊喜地接到了高中校长签发的通知,上面写着:“回校复习,准备高考!”

在等待高考成绩期间,冼德庆为补贴家用参加了省矿务局招工,到湖南当上了煤矿工人。“井下巷道窄小,只能躺着挖煤,一天下来只有牙齿是白的。”辛苦的劳作,换来每月60元的工资寄回家。在天寒地冻的大山里,他夜夜渴望从广东传来好消息。

次年春天,他被录取的消息先传到了他父亲那儿,60岁的父亲握着录取通知书一夜未眠。

进入华师,冼德庆惊讶地发现,同学的年龄从16岁到32岁不等,有人已是3个女儿的爸爸,还有父子一起入学成了同学。他虽年龄在同学里属于中等,务农、当兵、教书、挖煤等工作经历却相当丰富。

“正因为有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这一批学子才更加珍视安心读书的机会,蓄积多年的能量爆发出来。”他回忆,当时班上流行用“背着麻包袋来装知识”这句俗语,来形容学习的如饥似渴:一下课,总有学生围着老师请教;清晨五六点,校园各个角落里传来英语朗读声;平时排队打饭、甚至周末看电影占位时,每人都会掏出书本,争分夺秒看书;听说中山大学开了讲座,冼德庆就和同学转乘两趟公交车去旁听。

“我们坚定信念,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读书,学以致用投身国家建设。”投身国家建设需要健康体魄,冼德庆记得,大家锻炼身体非常自觉,一早一晚的操场热闹不已,而他4年一直坚持晨泳。

“如果没有高考,我也许会一直是个煤矿工人。”冼德庆说,大学4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黄金时代。

 

1987级

考生陈超:

高考改变农村娃命运,与城市发展脉搏共振

“当年雷州二中旁是个汽车站,每到傍晚,我总能看见一辆从广州驶来的客运车,车上走下来衣着时髦的人士,他们手中的尼龙袋里装着农村没有的稀罕物。金黄色的夕阳洒在车身上,‘广州’两个红彤彤的大字刺到我的眼里。‘一定要去广州闯一闯!’初中二年级的我这么想。”30多年后,51岁的海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超感慨地说,正是高考,让他实现了懵懂年纪追寻“诗和远方”的梦想。

陈超是华师艺术设计专业1987级学生,此前他从雷州师范学校毕业,在当地镇上中学当了一年老师。通过委培生项目,他考取华师,实现“闯广州”的第一步。

“我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坐了一天一夜的汽车来到广州,满眼都是新鲜!”刚开始,陈超说不好普通话,更听不懂白话,但他性格开朗外向,入校不久就适应了新生活,结识许多同学朋友。在学习上,他给自己立下规矩,每天要比同学多学习一个半小时,午休时间,他常跑到画室素描,狂补基本功。

陈超回忆,1991年毕业时,全省设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不超过30人。陈超抛掉回乡当老师的铁饭碗,进入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刚工作的那几年,看到好的设计和案例我就拼命学习,光复印材料每月都要用去一半的工资。在大学里培养的自主学习习惯,让我在工作上进步飞快。”他担任企业法人代表,获得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也曾遭遇骗局,一身负债从头再来。“事业困难时,我的大学同学给了我全方位的支持,他们是我大学4年最重要的财富。”

随着企业逐渐壮大,他开始关注母校的大学生创业。现在,他受聘为华师创业导师、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常常回到学校,把自己从商的经历与大学生分享,提供创业指导和支持。

高考过去30年了,在陈超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仍挂着与大学同窗的合影。“我感谢高考,它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与城市发展的脉搏共振,才有了今天的事业,以及回报母校的机会。”

 

1997级

考生蒋达勇:

我考上大学,扭转了村里的“读书无用论”

1997年夏的一天,在放牛的蒋达勇望见村里一位老人快步走来,隔着老远就朝他挥手大喊:“娃娃,别放牛了,你的‘委任状’来啦!”他立刻意识到,是录取通知书来了。他一路狂奔,心潮澎湃:命运就要改变了!

20年来,命运果然发生大转变。蒋达勇再也不是村里那个“放牛娃”,他留校工作,并经历多个岗位,担任华师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参与和见证了高校改革发展数个重要时刻。“考上大学,让我看到了新的世界,也让村民转变了读书无用的老观念。”

蒋达勇1978年出生在四川绵阳安县兴仁乡长沟村,他说,自己15岁那年就体会过落榜的滋味:“当时,农村孩子最理想的出路,是初中毕业就能考上中师中专,毕业后分配去做个老师或工人。但我落榜了,10公里回家的山路,一直哭着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高考录取率仅在35%左右,“读高中考大学”被不少人认定“没戏”。而蒋达勇顶着村民议论的压力,在父母的支持下入读高中。

他回忆,那时农村中学缺乏辅导资料,学生只能拿着课本猛背,有老师从市里弄来一套试题,全班激动得相互传阅。晚上宿舍熄灯,他只能躲在蚊帐里点蜡烛看书,或者索性跑到厕所,借光备考。从高二下学期开始,蒋达勇作为全校第一,享受到了老师专门开的“小灶”——搬进老师家的厨房住宿,“因为厨房不熄灯,想学习多久都行”。

那一年高考,蒋达勇发挥稳定考上重本。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写了一连串师范专业,被华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蒋达勇说,在2000年以前,师范专业的学费一直由国家“全包”,比起需要交学费的其他专业,这对农村孩子很有吸引力。

蒋达勇成了村里的骄傲。为了奖励争气的儿子,父亲送他到成都,乘飞机赶往广州。“那是我第一次出四川,第一次坐飞机,甚至第一次发现,要正儿八经地说普通话了。”

刚进入校园,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的巨大反差,曾一度让蒋达勇难以适应。“我那时感觉,自己就像一粒流沙,随风飘荡,找不到自信和方向。”不过军训结束后,高中就入党的蒋达勇被选为班干部,忙碌的学习生活和学生工作,让他逐渐摆正了心态,大一上学期结束时,他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成绩。

高考过去20年,蒋达勇的人生轨迹至今仍与高校紧紧相连。从1997年华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到2004年进驻大学城校区,再到现在建设高水平大学,他见证了高等教育发展为一批批学子带来的巨大变化。

 

2007级

考生鲍振宙:

高考是人生必答题,让我收获一生学术志向

“爸妈,我博士毕业了!”6月1日,鲍振宙走出华师心理学院博士论文答辩会场,拿起手机高兴地向父母报喜,10年的大学校园生活就此画上了完满句号。

2007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经过连续10年的快速增长,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这年6月,18岁的江西赣州女孩鲍振宙,与全国1010万人一同跨入高考考场。在她看来,“安心读书、考上大学”是她这一代人的不二选择。而大学舞台越来越宽阔,一大批深造、出国的机会,正影响这代人的人生路径。

鲍振宙2007年考入南昌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11年大四毕业时,她通过考研来到华师心理学院硕博连读。“继续深造对我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一个选择,我喜欢研究青少年发展问题,一路变成‘女博士’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辛苦。”她说,大学的氛围积极而自由,学术上资源丰富,导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加上父母的支持,让她全心投入科研。在华师6年深造,她成绩优异,获得硕士和博士国家奖学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被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授予“华人心理学新秀奖”。

2015年,出国留学的机会来了。鲍振宙和几位同学拿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到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留学一年。当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52.37万人,比2012年增长12.41万人,到国外研究学习已成趋势。

“留学期间,我能与国际学术大牛面对面交流,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一同工作,还与外国导师一起联合发表了研究成果。”鲍振宙说,出国交换学习或攻读学位已经越来越普遍,她所在的学院至少有一半以上博士研究生有留学经历。

面对未来,与大部分同学留在广州不同,她选择毕业后回家,去赣州师范大学任教。现在,全国地方高校发展持续加速,为高水平人才提供了优厚的科研与生活条件,该校答应给鲍振宙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让她回乡后,能继续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对于青年研究者来说,在这个时代,凭借着过硬的学术能力和丰富的见识,他们有底气、有自信在广阔土地上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父母没有参加过高考,但他们教我把‘高考’当作人生的一道必答题。因为高考,我在大学中学习10年,收获了一生追求的学术志向。”鲍振宙说。

1999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X”科为物、化、生、政、史、地6科,后来还增加英语(2)、艺术和体育考试,使得广东选科在全国最多。此后“3+X”方案在全国全面铺开。2000年,教育部将“高考改革探索先锋”称号授予广东省,其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省份。

2003年,广东全面试行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包括网上报名、网上巡考、英语口语人机对话、计算机辅助评卷、网上录取等。2002年广东曾首次尝试在语文、英语(2)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评卷系统”,当年广东高考5万多考生复查分数,结果显示无一错判。

2004年,广东语文、数学、英语、英语(2)4科进行自主命题,2005年全部科目自助命题,一些命题内容有明显的岭南文化特征,成为全国分省命题“第一梯队”榜样之一。

2007年,广东顺应高中新课改实施新高考方案,考生分为文、理、体、艺四类,考生的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X科”成绩组成。高校录取分文理设招生计划,省招生委员会录取投档时同样划分文理。

2012年,广东在南方科技大学试点进行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的招生改革,高考成绩占60%,学校测试占30%,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占10%,简称“631”录取模式。2017年广东共有9所高校采用该录取模式。

 

报道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7-06/05/content_7643248.htm

http://mp.weixin.qq.com/s/cb_sQGG4qAAzrRr86-Rkvg

作者/通讯员:姚瑶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